关于老有所学社会性动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1-25点击:22作者:娄文婧 任菲菲系统管理员

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树立了"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本文就老年人学习这一思潮的兴起,运用社会性动机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老年人   学习动机    社会性动机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0—75岁为年轻老人、76—90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社会认知和能力方面与现代年轻人有很大的差异,希望通过学习来更好地融入不断发展的社会,已成为老年人们的共识。老年人学习的思潮迅速兴起,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很少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老年人参与学习的深层次的需要和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人学习这一行为的发展,降低了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对老年人学习的动机研究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对老有所学的社会性动机的思考

(一)兴趣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老年人在记忆力与智力等方面与年轻人有较大差异,他们进行学习的动机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学成后能获得一份工作或是能取得多大成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从事哪种学习活动。

不同性格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老年人喜欢看书等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而有些老年人则喜欢运动。老年人在兴趣动机的驱使下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团体,在这个团体中老年人重新找到了自我,确立了新的自我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从事学习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会更容易产生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更好的融入社会群体中,提高自我价值感。

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获得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2】老年人通过兴趣学习能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老年人来说,兴趣更是一剂良药,治愈老年人精神生活上的种种不适。

(二)权利动机

权利动机是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机。【3】大部分老年人学习的权力动机较弱,但对于部分曾是领导干部的老年人来说,从权威型角色变成“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与自己期望的社会角色不相符,这时老年人便产生角色冲突。【4】他们进行学习的时候会较多的考虑学习的成果会不会对重新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有利。

Julian Rotter 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个体参与一种行为的动机是由个体本身想要获得某种目标结果所决定的”。【 5】希望通过学习重新获得社会认可的老年人来说,这种需求更加强烈。

高科技的发展使老年人强烈感受到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脱节,与年轻一代没有共同语言,使自己在家或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权威角色受到威胁。因此,对于具有强烈权利动机的老年人来说学习成为他们重新树立权威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学习这一途径,老年人从拒绝角色阶段到逐渐承认接受角色,有效的缓解了退休老年人的心理落差,逐渐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三)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性动机。交往的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认可。【6】交往动机是老年人参与学习的主要动机。在交往的过程中老年人获得亲和的需要,形成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与他人保持一种温情、和谐、有友好的关系。希望被他人所接受和喜欢。【7】

因为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背景,所以老年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相同的话题,彼此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这一团体中老年人重新获得了归属感,实现了自我价值。

在交往需要的促使下,老年人结交朋友,找寻彼此的支持,有了精神或物质上的依靠。增加了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勇气,有效的降低了老年人的孤独感。

(四)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对于老年人来说,参与学习活动的成就动机较低。老年人参与学习的成就动机主要是为了自我效能感的实现。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的信心或信念。【8】是自我能力感的同义语,老年人参与学习的成就动机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能力。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老年人感觉自己已于社会脱节,与年轻人没有共同语言,自身和外部的压力下使老年人意识到参与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老年人获得了自信,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老年人在参与学习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个体解释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将会影响个体从事这一活动的心情和动机水平。【9】个体成败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老年人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要进行正确的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老年人学习的动机思考可以看出,无归属感和孤独感是老年人参与学习的主要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更加脆弱,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重视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二)建议

(1)鼓励老年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老年大学等活动,增加老年人的各种成功的经历或经验。

(2)给予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自主权或决策权,使老年人不至于觉得自己被家庭所抛弃。

(3)提供有关系信息积极帮助老年人学习,提高老年人自我效能感。

(作者单位   山东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苏范  《老年人的价值》  金色时光

  [2][3][6]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65页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77页

  [5][9]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psychology and life》 第十八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7]陈为 三大社会动机 亲和、权力和成就  名家专栏《social and life》

  [8]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