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

发布时间:2016-01-25点击:17作者:范宗喜系统管理员

黑龙江省老年大学协会周同战等主编了一部《老年大学教育研究》的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特为作序,足见他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重视。

序虽不长,却涉及到老年教育许多重要方面,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到加强老年教育的意义,从我国老年教育的长足进步到相比而言还存在的很大差距,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老年教育”的新要求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新方向,从明确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到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年教育这一主题应开展的工作,等等,均有所言。尤其结尾的呼吁令人沉思:“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能够以饱满的热忱,积极投身老年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来,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着力破解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袁部长说的“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是什么呢?文中没有明言。但作为国家教育部部长这样说,肯定有所指,不是一般性问题或局部性问题,而是目前尚未解决却在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

自《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老年教育”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我国老年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全局而言仍不容乐观,的确还如袁部长文中所讲:“与人民群众对优质老年教育的需求相比,与国际上先进的老年教育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人们可以罗列出许多,诸如体制保障问题、法律保障问题、经费保障问题、质量保障问题、理论共识问题、公平实践问题、平衡发展问题等等。每个难题无疑都需要专门研究解决,但它们的共性问题归结为:谁来解决难题?如何解决难题?──这又必然追溯到我们早已提出过的两个基本问题,即:谁来重视老年教育?如何重视老年教育?因为其答案是同一性的。

我认为,破解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难题的关键,仍在于谁来重视老年教育和如何重视老年教育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老年教育改革发展就必然受到制约;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也就找到了“谁来破解和如何破解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的答案,其它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写入“重视老年教育”六个字,一些地方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淡然处之。他们浅薄地以为这六个字是后加的,孤立的,勉强写进纲要的,看不到其与纲要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其结果不是重视,而是忽视或者无视老年教育。如是,那里的老年教育工作自然开展不好,困难多多,问题重重。

“重视老年教育”决不是孤立的六个字,作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纲要》中与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晰。笔者曾写过一篇《老年教育迎新春》的文章(见《老年教育》2011年第3期),专门对此做了分析。“重视老年教育”还牵涉到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重视?谁来重视?如何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真重视还是假重视?不重视又如何?等等。关于“为什么重视老年教育”的问题,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已经作了回答。其它问题,则终究都可以归结为“谁来重视老年教育”和“如何重视老年教育”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也逻辑性地包含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之中。

谁来重视老年教育?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印发的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老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大体系,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老年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就国家层面解读,自然是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应该来重视老年教育。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贯彻实施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重视老年教育”是规划纲要强调的内容之一,当然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规划纲要还明确要求:“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

这无疑就是“谁来重视教育”的答案。这里说的教育当然也包括老年教育,所以也就是“谁来重视老年教育”的答案。真是再明确不过了。

既然都知道老年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那么,“谁来重视老年教育”的答案与“谁来重视教育”的答案显然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

结论: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包括各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老年教育。如果哪个地方老年教育没有搞好,那个地方的党委、政府就责无旁贷。

当然,重视老年教育并不仅仅是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事,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但是,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无疑负有领导责任和实施责任。

如何重视老年教育?

“重视老年教育”既然成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内容之一,“如何重视老年教育”的问题自然与“如何重视规划纲要”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两者在逻辑上也应该是统一的。回答了“如何重视规划纲要”的问题,也就回答了“如何重视老年教育”的问题。

细读规划纲要最后的“实施”部分,可以得到很明确的回答:“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更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强调:“贯彻实施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划纲要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这虽然是针对整个规划纲要说的,但显然也包括老年教育在内。

其次,要“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强调:“各地要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改革、重大措施和项目等,提出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实施。”这当然也包括老年教育。

再次,要“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强调:“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规划纲要,重视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对各地在实施规划纲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老年教育本来就是新生事物,对于老年教育更应如此。

又次,要“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强调:“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紧迫性,广泛宣传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对于老年教育事业,更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结论: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要求认真去做,就能够真正做到“重视老年教育”。

我们看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制定了本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也把“重视老年教育”纳入其中。这表明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是明确其重视教育、也重视老年教育的责任的。问题在于如何重视?重视得够不够?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

举两个典范可以对这些问题作有力回答。

上海市是真重视老年教育的典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颁布的《上海市十二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加强老年教育建设”列入“重大项目”,可见上海市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领导定期召开“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并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搞好几个市级老年大学,搞好十个老年教育指导中心(包括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材编写中心等等),编写好百本教材,成立数千个规范化的居民学习点,组织数万个老年人学习团队。据了解,今年上海市政府已在老年教育经费上投入一个亿。由此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老年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表示,要把上海市的老年教育办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老年教育。对于这样的领导者,还有什么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不能破解吗?

福建省也同样是重视老年教育的典范。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布的福建省《教育规划纲要》中,特别对“发展老年教育”作出具体规划:“重视发展老年教育。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支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到2012年全省所有乡镇、45%的村(居)建有老年大学。形成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老龄协会等老年组织为纽带、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学习需要。全社会老年人入学率2015年达15%,2020年达17%。”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福建省还有组织地开展了老年教育的战略研究,成绩斐然。可以说,对于这样的领导者,任何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都能破解。

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证明:破解制约老年教育改革发展难题的关键,就在于“谁来重视和如何重视老年教育”这两个重要问题。

(作者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高级专家、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