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个老年人的终身发展

发布时间:2016-01-25点击:18作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袁雯系统管理员

今天,我们一群热爱老年教育、从事老年教育的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谈发展老年教育这个话题,很有意义。“老年教育走进社区,走向企业”恰恰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关心的。      

最近,国家教育部就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作了一个划分。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保障。教育又划分成两块:基本公共服务是必须全部由政府来提供保障的,应是以均衡、公平为前提的,它是指我们的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包括我们的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有我们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务怎么来完成?政府是主导,提供保障,但要全社会来关注。因此,今天开这个研讨会,恰恰是我们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政府逐步加大投入、承担起主导责任的同时,社会各界包括我们的企业、民营企业,还有社会各种机构、《金色年代》这样的媒体,大家都来关注老年教育,说明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表现在几个方面:

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有个过程,以前连办基础教育的钱都没有,怎么可能还花钱来办老年教育?通过去年召开的“上海市第三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已经将老年教育纳入到政府主管教育部门的范畴,政府重视、社会重视。“亲和源”作为专业的养老机构,也关注到我们的老年教育。今年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和六家养老机构开展了“养教结合”的试点,把老年教育送到养老机构去,给老年人带来了我们想象不到的生活乐趣。老年人从单一的等待着生命走向终点,到变成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乐趣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宝山区老年大学有个特色课程——瓷画,就是在磁盘上用特殊的材料画画。有一次我去参加在那里召开的展示会,看到一个70多岁的女同志在得了癌症和进行手术后,就去学瓷画,结果出了很多作品。她给我们的感觉是,老年人不管是健康的,还是生过病的,不管是六十、七十、八十岁的,都有一个终身发展的问题。

上海的中长期教育规划中有一个很高的理念,得到了教育部部长的肯定,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教育发展,为了每一个市民的终身教育发展。无论是年轻的、在职的、退休的、还是步入古稀之年的,都有一个终身发展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已经达到了全社会的共识,得到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认同,所以老年教育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环境和机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大,今年在老年教育上的投入超过一个亿,这是上海老年教育史上财政投入最多的。其中,对上海四所市级老年大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对“东西南北中”上海老年大学五所分校和七个区县老年大学也都有较大的财政投入。考虑到老年教育的“重心下移”,今年对72所街道、乡镇老年学校(占全市210所街道、乡镇老年学校的三分之一),也给予了各一百万元的支持,就是希望老年教育的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让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今后将争取通过财政投入,能够全部得到改善。

我们还想推出老年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其中也包括环境外观和功能设计,使我们上海的老年教育在“重心下移”后,能够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变化。

2、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教学内容包括老年教育的专用教材、课程、讲座;教育形式就是会上介绍的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和媒体合作。这些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

老年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与人均期望寿命的增长有关系,而期望寿命的提高和老年教育每个阶段的发展恰恰又都是契合的。如80年代老年教育刚开始发展时,老年人的人均寿命是70岁;90年代是75岁;到2000年以后突破80岁。我们的老年教育从最早的民间自发而起,逐步纳入到由政府来主导。寿命提高了,健康的期限越来越长,老年人就希望干点什么,我们社会也应该给老年人提供点什么,政府也在积极筹划做点什么,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另外,和寿命提高有关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增长速度很快,现已达到350万,估计到2030年达到500万,占户籍人口的40%。所以很可观,哪一个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在一起的人群都没有我们老年教育的人群广。

要服务40%的老年人,满足这样大的需求,光靠我们政府的力量来投入,显然是不行的。那么应该靠什么呢?要靠我们的企业(国企、民企),靠我们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完成。所以,我们今天来探讨的老年教育“重心下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探讨我们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到各类老年学校来学习的老年人的比例还不高。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老年学校的规模容纳不了,同时老年人的终身学习观念也待普及。如何扩大覆盖面,这是需要考虑的,也是需要我们大家努力的。“华谊集团”八万退休职工,学员只有几百,他们正在考虑办学规模的策略问题。“亲和源”养老机构的比例较高,有60%的人参加了各类学习。《金色年代》杂志是很好的载体,我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老年大学和《金色年代》可以合办一个专栏,通过这个载体,将老年大学好的文章作品送到老年人手里。

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的同时,还要在拓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如普及科普知识,跟上科技发展,最早从开发计算机课程开始,让老年人通过上网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感觉到未被社会所抛弃。我们要注重根据老年人的需要,用老年人能够接受的办法,把优秀的老年教育课程送到老年教育领域。

3、发挥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老年学员学习以后就会产生一种热情,即要做点什么。所以在老年教育中要强调志愿者的作用,老年学员既是学员又是老师。“亲和源”也是这样,很多老师可能就是学员,学成以后开课讲保健、教唱歌,这是解决教师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老年志愿者之间互助互学,回到家庭、社会后能发挥作用是莫大的开心,因为对家庭、社会有用。

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真正实现老年人的终身发展。当绝大多数老年人都用终身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养老生活的时候,相信我们这个社会一定是朝气蓬勃的。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