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挥办事处功能 助力于老年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6-01-25点击:22作者: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黄浦区办事处系统管理员

作为上海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我区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时尚精致的现代气息,集中地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我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基础,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区现有常住人口67.87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5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4.22%,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同时,我区的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对就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接受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提升自身素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无疑是摆在黄浦区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我区老年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长足的发展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区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积极响应 “个、十、百、千、万”发展计划,在老年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有效的发展,从管理制度架构、师资队伍配备到区域资源的整合、特色品牌的打造,都凸显着我区老年教育扎实而富有活力的景象。

(一)深化老年学校建设,提升学习点标准

2011年,为提高老年学校、老年学习点的整体建设水平,我区抓典型、创建示范性老年学校,并对照市评估标准,在淮海街道和打浦街道开展新一轮市级示范性老年学校的评审工作。目前已完成工作总结、自评报告和相关筹备工作,准备接受上级评估。实现了在每个街道培育1-2个老年大学分校(街道老年学校或老年教育学习点)的预期目标,方便老年朋友就近学习。在此基础上,对各老年教育学习点进行走访,制定了老年教育学习点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

(二)为老年教育推荐课程,加强课程建设服务与指导

在办事处的积极组织下,今年推荐的远程老年大学教材有《祛病延年、百岁圆梦》、《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老年人学弹钢琴》等,这些教材全由政府提供。依托社区教育实践基地,我区与有关企业单位联手,合作推出了7门老年教育特色课程,赢得了学员一致好评。目前,区老年大学每年开设200多个班级,有7600名左右的学员参加;区社区学院、街道老年学校每年开设522个班级,有10000多名老年学员参加,对老年教育知晓度、认可度达到了85%以上。

(三)以科研促发展,深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指导老年工作,发挥科研为实践服务的作用。2011年,办事处开展关于老年教育的征文活动,经过专家的评选,有《教育公平原则在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等10篇论文及课题分获一、二、三等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热情。

(四)培育学习团队,开展特色活动汇聚人气

积极培育和扶持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各类学习团队,开展讲座、读报、读书、乐龄讲坛等多样化的非正规学习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方便学习,开放灵活的老年教育活动形式。在区老年大学和街道老年学校中活跃着数百支各具特色的学习团队。

二、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工作的思路

展望来年,我们将继续本着“就近、便捷、快乐”的原则,树立办“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的理念,努力打造老年人回归社会后的幸福家园,培育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整合老年人家门口便捷的学习资源,积极发挥黄浦区办事处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更多的老年朋友们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和发挥办事处的定位和功能

市老年教育协会黄浦区办事处将立足于服务老年教育事业,形成“一方牵头,各方协作”的管理体制,整合区域资源为老年教育服务,组织开展区域性老年教育的调研和指导、经验交流与评估、老年教育社团活动等,成为全市开展各项老年教育行动计划和工作项目落实到我区的服务平台,成为联系区域内各老年教育机构和市老年教育协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纽带,成为沟通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桥梁。

(二)合理规划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2012年,继续重视对老年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区教育局、各街道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老年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并逐年增长,保障用于基础建设的投入和大宗设备的添置等。同时,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经费多渠道投入的办法,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学习者共同承担的投入保障机制。此外,为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依托区教育奖励基金会,设立专款用于老年教育的奖励,对老年教育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加强和推进老年教育实体化建设

推进街道老年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拓展街道老年学校作为老年教育网络的载体功能,稳步推进街道老年学校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上海市即将出台的《标准化老年学校评价标准》、《老年教育标准化学习点评价标准》、《老年人学习团队评价标准》的细则,结合区情,开展标准化老年学校、优秀老年教育学习点和学习团队的评选,组织专家组实地走访,以评促建,实现在每个街道培育3-5个优秀老年教育学习点的预期目标,方便老年朋友就近学习,提升老年教育实体化建设标准。对已获得市级评选通过的首批老年教育学习点和学习团队,给与重点关注,合理规划使用市里发放的专项资助经费,改善老年人学习条件,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完善评价激励制度,同时,为第二轮申报工作作准备,打基础。

(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资源

我区将着重开发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拟由区域内各老年教育机构自行开发,也可由区老年大学、街道老年学校以及有关科研单位共同开发,办事处成立专家组给予指导、协调。比如,瑞金二路街道老年学校的《走进瑞金亲近历史》和《现代人学诗词》,外滩街道老年学校的《京昆戏曲艺术欣赏》、五里桥街道老年学校的《数码照片的处理与修饰》等9门课程曾获得全国以及市级的荣誉,对这些课程将进行重点扶持,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五)提高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

目前,我区从事老年教育的师资业务能力发展不平衡,制约着老年教育的内涵发展。2012年,我区将逐步建成一支以热心老年教育的教育家和有经验的校长、管理者为核心,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专职管理者和教师队伍,通过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培育一批老年教学的名师和老年教育专家,成为区域内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军者,带动老年教育的蓬勃开展。

(六)依托信息技术推进老年教育

逐步加快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步伐,扩大对街道老年学校、老年教育的远程教育覆盖面,设专人负责维护。除了实现区域内老年教育资源的“一网打尽”,也力求与市级优质学习网络及兄弟区县相关学习网络实现无缝链接,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除了网络平台建设以外,我区还将积极开展居委的收视点建设工作,逐步提高收视点的硬件配备和软件开发水平,培育出一批优秀收视点,并进行展示,借以推广。

(七)推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及其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黄浦区办事处将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指导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教育理论研究基础上,深入开展老年教育的教学研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应区域老年人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指导辖区内各级各类老年教育和教学工作,为黄浦的老年教育工作创出新品牌、显出新特色、做出新成绩。

(八)建设展示中心,彰显老年教育风采

根据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包括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信息管理、艺术教育、学习团队、社区学习指导”等10个中心的工作,我区拟申报承接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中心工作,依托原有的展示窗口,拓展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示功能。此外,以街道和社区的剧院、图书馆、报刊、网站等为场所,拓展老年学员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平台。

(九)举办2012年黄浦区老年教育艺术节

在积极参与上海市老年教育艺术节的基础上,积极筹划2012年黄浦区老年教育艺术节,为区域老年教育资源整合搭建平台,组织国画、书法、摄影、旗袍、工艺等作品参加展示,并以艺术节为契机,表彰区域内老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举办系列专题论坛,为黄浦区老年教育的新发展集思广益。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通过办事处的功能发挥,通过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一定能够开创上海老年教育的新局面,办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