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开展“长者风范”教育活动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6-01-25点击:32作者: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联合课题组系统管理员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组成部分。应对老龄化问题,老年教育应和其他教育一样,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如何贯彻落实国家与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探索老年教育中建立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近十年来,上海老年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赞扬“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始,到寻找自己身边的好学员,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展的捐款活动,到讲文明、创新风、构建和谐校园,到弘扬“感动校园”的“十佳”先进典型,一直到目前正在进行的“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个指导思想,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的目标是:倡导长者之德——以修身立德为表率;发挥长者之能——以学识能力传播文明;展现长者之魂——以人格魅力造就高尚品味,不断完善人生。

本课题研究从了解老年学员对于长者风范内涵的认知程度入手,考量老年学员风范行为的表现特征及水平,进而研究老年学员所喜闻乐见的教学载体和形式,为探索老年人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机制和模式提供参考,真正将老年人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以抽样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以老年大学的九个科系为抽样框,定额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1份,其中文史系49人,书画系47人,外语系49人,文艺系37人,钢琴系49人,器乐系49人,家政系44人,计算机系42人,保健系46人。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问卷调查对象以女性学员、60-69岁学员为主,与本校学员的性别、年龄结构相吻合(见表1、2)。

表1  被访者性别分布

 

性别

人数(个)

 百分比(%)

59

16.2

305

83.8

注释:未填37人

表2  被访者年龄分布

 

年龄(岁)

人数(个)

 百分比(%)

 60岁以下

103

28.7

60-69岁

187

52.1

70-79岁

62

17.3

80-89岁

7

1.9

  注释:未填42人

三、调查结果

(一)老年学员对“长者风范”的认知程度

1.端庄、厚德、宽容、好学,最具长者风范

何谓长者风范?在初步了解学员认知情况的基础上,调查问卷设立了12组24个描述长者风范的词语供被访对象选择,其中认同度排列居前的依次为“仪表端庄,举止大方”(83.4%)、“厚德慈祥,秉直开朗”(76.8%)、“宽容礼让,细语轻讲”(74.8%)、“好学博文,睿智向上”(60.9%)。相比之下,对“随机应变,进退有度”、“廉洁奉公,隐忍收敛”的描述认同度较低,仅三成被访者赞同(见表3)。

表3  老年学员对“长者风范”内涵的认知程度

 

长者风范内涵

老年学员认知度

频次(次)

样本百分比(%)

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341

83.4

厚德慈祥,禀直开朗

314

76.8

宽容礼让,细语轻讲

306

74.8

好学博文,睿智向上

249

60.9

童颜鹤发,幽默风趣

239

58.4

明理守序,规范有章

237

57.9

家事国事,铭记不忘

209

51.1

性静情逸,大爱无疆

194

47.4

约法诚信,坚持信仰

174

42.5

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160

39.1

廉洁奉公,隐忍收敛

128

31.3

随机应变,进退有度

126

30.8

合计

2677

654.5

2.尊重他人、以和为贵,最合“长者风范”原则

在明确了长者风范的内涵之后,哪些行为举止是符合长者风范的呢?调查问卷进一步从原则的角度设计了10个有关树立长者风范的题目供被调查者选择,其中被视为最符合长者风范原则的三项内容分别是 “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善待自己”(78.9%),“与他人相处时,不要斤斤计较”(77.4%),“多站在他人立场上想问题”(74.7%)。而与之对应,“爱子女就要吃穿住行样样管到家”的认同度则较低,仅占3.2%(见图1)

图1  长者风范的原则

3.违背社会公德,最缺“长者风范”

哪些行为举止不符合“长者风范”呢?调查问卷设计了1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举止供被调查者选择,其中,“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84.6%),“公共场所见到熟人大声打招呼”(78.9%),“在没有车辆行进的情况下,即便是红灯也穿过马路”(76.9%),以及“在公共厕所用厕之后不冲水”(76.1%)等几项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举止,被认为是最不符合长者风范的;但也有14%-20%的老人对某些低碳行为(即“到超市购物时尽量不用塑料袋”、“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扔进垃圾桶”和“用洗过菜的水冲马桶”)认识模糊。(见表4)。

表4  老年学员对不符合长者风范的行为举止的认知度

 

行为举止

老年学员认知度

频次(次)

样本百分比(%)

2.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

340

84.6

1.公共场所见到熟人大声打招呼

317

78.9

4.在没有车辆行进的情况下,即便是红灯也穿过马路

309

76.9

7.在公共厕所用厕之后不冲水

306

76.1

9.把暂时不用的物品放在公用走廊上

305

75.9

6.在树上拉绳子晾被褥

300

74.6

10.在小区里遛宠物时不及时处理宠物粪便

259

64.4

3.到超市购物时尽量不用塑料袋

83

20.6

8.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扔进垃圾桶

63

15.7

5.用洗过菜的水冲马桶

60

14.9

总计

2342

582.6

随机应变,进退有度

126

30.8

合计

2677

654.5

(二)老年学员所具备的“长者风范”行为水准

1.处理家庭关系:不掺和子辈矛盾

老年学员怎样以长者风范的姿态来处理家庭关系?调查问卷以子辈家庭矛盾为切入点进行考察。问卷共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处理态度,其中,被老年学员所最为认同的两项具有长者风范的处理态度分别是:“小两口吵架在所难免,长辈不应插手”(82.45%),以及“就事论事,帮在理一方”(44.4%)。此外,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表现为男性比女性更加理性。以选择“就事论事,帮在理一方”的选项为例,男性老年学员占55.4%,女性老年学员占42.5%,低于男性12.9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假如同住的儿子和媳妇发生口角,您的态度是

2.处理邻里关系:保持中立、求助居委

邻里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才是具备长者风范的表现?调查问卷以“如果楼上居民家漏水弄脏了楼下邻居家引起纠纷,您将怎么对待”为例,考察具有长者风范的邻里关系处理方式,设计了四个处理方案供被调查者选择,其中,被认为最具有长者风范的处理方式为“求助于居委会”,(54%)以及“以中立态度劝解矛盾双方”(42%)(见图3)。

 

图3  如果楼上居民家漏水弄脏了楼下邻居家引起纠纷,您将怎么对待

3.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当别人善待自己时,欣然接受表示谢意。

在处理与他人的问题上,调查问卷以 “当您带领年幼孙子(女)外出时,别人给您让座,您的态度是什么”的问题为例,考察老年学员如何以长者风范的姿态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结果显示,老年学员最为认同的处理态度是 “谢谢让座位者,自己坐下,把小孙子抱在膝盖上”(68%)。而选择“谢绝别人让座”的老年学员则非常少(4%)(见图4)。

图4  当您带领年幼小孙子(女)外出时,别人给您让座,您的态度是

4.国际交往:尊重异国文化

在涉外关系的问题上,调查问卷从称呼、介绍、收赠礼物、文化禁忌、餐桌礼仪、日常交往以及交往态度等七个层面设计了七个涉外题目,考察老年学员在涉外关系方面所具备的长者风范行为水平。

在接待外国人时如何称呼对方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的老年学员知晓“在正式场合中称其全称,一般情况下,称其姓氏”(92.9%),是具备长者风范的表现。在如何在外国人面前介绍两人认识的问题上,老年学员普遍清楚要“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43.6%),“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37.1%),而对“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则相对而言较少有人知晓,仅占不足20%的比例。在收赠礼物方面,多数的老年学员知晓具备长者风范的接受礼物的方式应该是“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并在客人面前赞美礼物”(56.1%)。在文化禁忌方面,老年学员较清楚不适宜赠送外国人“现金”(40.2%),以及“以珍稀动物或宠物为原料制作的物品”(35.5),而对不应该赠送“药品、补品、保健品”的学员知道的较少,仅占24.3%。在餐桌礼仪方面,绝大多数老年学员懂得在与外国人共进午餐时,正确的具有长者风范的做法是 “不会为外国人夹菜”(93.1%)。在日常交往中,以雨天拜访朋友,雨具的正确存放位置为例,绝大多数的老年学员都能做到 “把雨具放在室外”(97.6%)。在交往态度方面,老年学员基本上都能坚持正确的与外国人交往的态度,做到“实事求是,勇于大胆肯定自己的能力”(94.1%)。

5.公众场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礼仪

如何以长者风范的姿态来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礼仪,调查问卷同样从升国旗、颁奖、观摩演出、参与演出以及传授知识等几个方面对老年学员所具备的长者风范的行为水准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在会议或演出前升降国旗、奏国歌时,大部分的老年学员都能够做到“起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靠拢并齐”的规范的行注目礼的方式(89.1%)。在颁奖大会上,当领导向老年学员颁奖时,老年学员基本上都能做到“起立,双手接过奖品,向领导鞠躬致谢,面向观众鞠躬致意”(70%),不太规范的仅有29.9%的学员,而极端不文明的“起立,一只手接过奖品,转身跑下舞台”的感谢方式则无人选择。在观摩演出时,绝大多数的老年学员都能够 “根据不同的场合,穿戴整洁、朴素大方”(91.2%),并且能够“准时到达,安静观摩,不做无关的事”(96.3%),而“穿着不太在意,穿着什么衣服就穿什么去”的不注重仪表的老年学员仅有0.8%,且仅有3.7%的老年学员会做其他的事情。如果安排学员参加文艺演出,超过半数的老年学员都能够 “积极参与编排,在排练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3.7%),而选择“希望担任主要角色,否则没有什么参加的意义”,以及“不愿意参加,老人应该参加比较安静的活动”的老年学员仅有12.7%。在回答“如果有人向您学习才艺时您会怎样”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的老年学员都会表示“愿意教授”(83.7%),而不愿意教授的仅占17.3%。在表演时突然忘词,91.5%的老年学员会“向观众表示抱歉,并愿意重新表演”,仅有8.4%的老年学员会感觉羞愧和尴尬而离开舞台或跳过表演。如果演出时艺术作品受到赞扬,则70.1%老人会在感谢之余,表现出谦虚的态度,即“表示感谢,表达自己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体现了谦虚的良好风范,仅有4.9%的老年学员选择了“在感谢之后恭维对方很客气”的不太符合长者风范的行为水准。

(三)老年学员喜闻乐见的长者风范教育形式

1.老年人喜爱的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内容

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内容有多种,但是老年人更喜欢哪种内容形式呢?调查问卷设计了十个方面的内容供被调查者选择,其中老年学员最喜欢的三种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内容分别为“上老年大学”(96.4%)、“外出旅游”(90.9%)和“读书看报”(84.8%),而相比之下,“搓搓小麻将”较少受到老年学员的喜爱,仅占11.9%(表5)。

表5  有助于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内容

老年人喜爱的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的内容

整体

性 别

年  龄

60岁以下

60-69岁

70-79岁

80-89岁

外出旅游

90.90%

93.10%

89.90%

90.60%

92.20%

86.70%

62.50%

上老年大学

96.40%

91.40%

97.00%

96.20%

95.30%

98.30%

100%

参加文娱团队

56.30%

50.00%

59.10%

63.20%

52.30%

60.00%

25.00%

亲朋聚会

71.60%

56.90%

73.60%

67.00%

73.60%

71.70%

37.50%

赋闲静养

43.90%

39.70%

46.60%

32.10%

53.90%

36.70%

37.50%

搓搓小麻将

11.90%

13.80%

13.20%

8.50%

14.00%

16.70%

0%

参加体育锻炼

79.40%

77.60%

79.70%

74.50%

82.40%

80.00%

62.50%

上网交流

49.50%

50.00%

51.40%

53.80%

52.80%

36.70%

0%

读书看报

84.80%

72.40%

86.50%

84.00%

83.40%

85.00%

75.00%

2.老年人愿意自我展示的方面

如果让老年人展示自己所具备的长者风采的一面,老年人更愿意展示自己哪方面的风采呢?调查问卷结合实际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供被调查者选择,其中,老年学员最愿意自我展示的方面是“自己现在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63%);而最不愿意展示的方面则是“自己过去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就”,仅有7%的人赞同(见图5)。

图5  老年人愿意自我展示的方面

3.老年人偏爱的艺术表现手法

如果让老年人编排能够展示“长者风范”的艺术表现手法,则老年人会选择哪些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法呢?调查问卷对此从不同层面设计了四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中,老年学员最为偏爱的艺术表现手法为“画展或图片展”(53.3%);而相对而言,老年学员较不愿意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是“相声小品”,仅占8.4%(见表6)。

表6 编排展示“长者风范”的艺术表现手法

如果让您编排展示“长者风范”,您倾向用哪种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形式

科  系

整体

文史系

书画系

外语系

文艺系

钢琴系

器乐系

家政系

计算机系

保健系

情 景

短 剧

19.0

24.3

16.7

13.2

32.3

24.3

25.0

20.7

12.9

22.9

歌 舞

表 演

19.3

5.4

8.30

15.8

71.0

5.4

33.3

27.6

3.20

31.4

相 声

小 品

8.4

13.5

0.0

5.3

9.7

13.5

22.2

10.3

0.0

8.6

画展或图片展

53.3

70.3

77.8

86.8

12.9

70.3

27.8

44.8

83.9

54.3

4.老人喜欢的教育形式

老年人喜欢通过何种教学形式来塑造长者风范呢?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方面供被调查者选择,其中,最受老年欢迎的教学形式是“征集格言”(33.1%),其次是“文艺演出、摄影展示”(25.4%);较漠视的教学形式是“征集校歌”,仅占17.5%(见图6)。

图6  老年人喜欢的教育形式

四、讨论与建议

(一)长者风范的认知和行为表现存在薄弱之处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老年学员普遍对长者风范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且绝大多数学员的行为举止都能遵循长者风范的原则,然而,部分学员的认知是模糊的,行为亦存在欠妥之处。比如:有些学员错将“爱子女就要吃穿住行样样管到家”(3.2%),以及“多承担家务换取家人的重视”(12.8%)(图1)当成长者风范原则;而将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碳行为“到超市购物时尽量不用塑料袋”(20.6%)、“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扔进垃圾桶”(15.7%)、“用洗过菜的水冲马桶”(14.9%)等误解为不符合长者风范(表4),表明部分老年学员的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不同年龄段、性别以及科系的学员在具体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

尽管对于老年学员所喜爱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载体的认同度不尽相同,然而在具体的性别、年龄以及不同科系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关于晚年生活质量提高的方式,不同年龄段、性别的老年学员给出了不同的选择。调查显示,80-89岁的老年学员基于身体的缘故,更倾向选择上老年大学以及读书看报的形式;而60-79岁的相对年轻的老年学员,则更倾向于在上老年大学之余选择外出旅游。这表明老年学员在选择生活方式时,会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式。此外,性别对选择也有影响,男性最喜爱的生活方式是外出旅游(93.1%);而女性则更偏爱上老年大学(97.0%),旅游次之,占89.9%(表5)。

第二,老年学员所偏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亦存在科系间的差别。其中文艺系和器乐系的学员更倾向歌舞表演,分别占到全部选择的71%和33.3%,而文史系和书画系则更倾向于以画展或书画展的形式来展示长者风范,分别占到全部选择的70.3%和77.8%(表6)。

第三,老年学员喜爱的教学形式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其中在80-89岁的高龄老人中,更倾向采用“事迹征文、演讲”的形式来塑造长者风范(75%),且选择形式较为单一,而与之对照,60岁以下的老人的选择取向则较为平均,基本维持在30%左右,也即60岁以下的老年人倾向于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来塑造长者风范(图6)。

(三)建议与展望

上海老年大学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尤其是“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活动,对于老年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为了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我们建议:

第一,不断提高对开展长者风范活动的认识。

老年教育参与人数越多,越要重视老年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国有重视家庭、尊敬老人的传统。作为长者的老年人,在大部分家庭中,是很有地位、很有影响力的。每一个老年人都联系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他们的素质、他们的精神状态影响着家庭,进而影响着社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人(指老年人)幸福,全家幸福,社会幸福;一人安定,全家安定,社会安定。”大量的事例表明,通过老年教育不仅能培养老年人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还可以引导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起到“抓一代、促二代、带三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将长者风范内化到课程教学中。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增设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如礼仪、化妆以及插花等;其中,尤以礼仪课程的开设最为迫切,要求以基础课的形式面向所有学员开设、其次,可以在相关的课程中渗透长者风范素质的因素,例如文史系可以介绍古今礼仪、三字经、各民族礼仪习俗等;外语系介绍国外常用礼貌用语和礼仪习俗;保健系、烹饪系介绍修身养生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等等。这些课程可以通过老师直接向老年学员灌输知识,或者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授课老师间接引导的方式来实现。

第三,在日常教学形式中可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同时注重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培育教育教学的新机制。

1.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即邀请知名教授、学者到老年大学开设讲座,或以“长者讲坛”的形式请进来,以增进学员在塑造长者风范方面的知识与素养。为保证出席率,讲座前在校中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并通过“预报名”的方式来扩大受众面。

2.采用“走出去”的战略,也即充分发挥市老年大学示范辐射作用,在学员中选拔培训师资,集体备课、制作课件,送教上门,将长者风范课程推广到各区县老年大学分校和社区学校。

3.发挥网络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借助博客发表有关长者风范的文章,增强老年学员对长者风范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打造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在网上实现学员间的交流互动和长者风范意见的征询等。

第四,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1.制定符合长者风范的学生守则及校训,并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加以落实。

2.张贴人性化温馨小贴士,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3.组织优秀教师和优秀学员通过各种方式,如编撰长者风范案例集等,来广泛宣传、发扬典型人物的影响作用和表率作用。

4.征集学员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自己提升或总结出来的用以引导自己素养的语录,形成具有导向作用的箴言集。

5.制定长者风范宣传栏目,并通过校园大屏幕滚动式播放;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刊、报纸,黑板报等方式进行宣传。

6.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动员大家人人参与,以引起重视。同时各个系的班长之间要能定期召开联谊会,发挥班长在教育活动中的骨干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