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校老年大学的优势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6-01-26点击:16作者:俞恭庆系统管理员

一所学校的校庆,l0年20年都是比较短的,但作为一所老年大学、特别是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又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隆重纪念20年校庆,意义深远,很值得祝贺和大力宣传。

现在综合大学都建立了文、理、工、经、法、管、医等覆盖各学科的学院,主要是面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学学院向社会开放,但学习的主体是成人,主要是年轻人。唯独老年大学,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学校,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老年人的青睐,并发展到一桌难求的状况,这是值得老龄工作部门、教育工作部门以及党政领导所关注和思考的。我想有几点是突出的:一是广大老年人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特别是在知识老人比例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这个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二是老年学校教育特有的人文环境更吸引具有学校经历的广大老年人,他们对课堂、课程、教材、同学等都有潜在的情结;三是老年学校是提高身心素质,实现个体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到老年学校学习,使晚年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淡忘烦忧和病痛,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寂寞感、孤独感、失落感,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而在各类学校教育中,许多老年学员更向往的是高校老年大学。因为它有高校的人文环境,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及相应文化层次的人群等。

但全日制高校不可能将老年大学发展很大,高校老年大学的定位不是在规模而是在功能,应充分发挥高校老年大学所特有的优势和作用。

一是开发老年教育课程的优势。

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类学科很强,许多学科老年人都很喜欢学,包括中外历史、古诗词鉴赏、中外名著选读、旅游文化等,医学保健类的课程更是老年大学的热门课程。学校的许多课程,经过修改都可成为老年大学的主干课程,这是很多部门和机构都难以具备的。

二是组织教学的优势。

高校中无论是从事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或是从事成人教育的,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体现认知规律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的经验。相当部分老年人希望系统学习一门课程,而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这对高校教师来说优势明显。高校老年大学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特别是在老年大学的教学中,如何体现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这对有着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等综合学科背景的高校来说,可在提升老年教育教学水平中发挥很大作用。

三是突破老年教育重点难点的科研优势。

上海老年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已进入进一步普及和提升的阶段,无论从老年大学(学校)的整体发展规模、学员人数、布局结构、设施条件、学习形式、组织管理、课程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都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已形成由4所市级老年大学、37个分校和系统校、一所远程老年大学、21所区县老年大学和214所街镇老年学校组成的老年教育布局,有9所市高校相继创办了老年大学。全市老年人学习网开设8大类51个专题260门教学课程,约3600节视频课程,远程学习收视点4957个,占全市居村委的87%,学员达35万多人。值得关注的是老年教学的内涵建设已提到议事日程。市政府不仅关注老年人有书读,还关心改善老年人学习的环境和提高老年教育质量。从2012年起,上海市教委着手构建全市ll个老年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如老年教育的师资培训中心、教学研究中心、教材开发中心、学习成果展示中心等,在“十二?五”内编写100本老年教育教材,开展72所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列入2013年市政府实事项目,计划建设450个专用功能教室,建设3000个标准化学习点,扶持一万个老年人学习团队。老年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编著老年教育学、老年大学(学校)课程论、老年教育教学论、老年教育心理学等,都对老年教育的学科建设、提升老年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老年教育公共财政经费的增加,如何编制老年教育的预算;如何确定老年教育经费在整个教育投入中的比例;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老年社会教育多种形式的发展,如何规范老年教育事业的统计;如何科学准确编制统计项目,确定统计口径以及统计方法;对各类老年大学(学校)的发展水平如何评估;如何不失时机地将老年教育的法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等等。这些工作要求高、难度大,高校老年大学可以依托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力量,承担相关的工作。

高校老年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高校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先进理念的引领、教学模式的示范、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老年教育前沿课题的攻关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依托这块资源,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的编制中,老年教育的研究课题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让高校及老年大学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在老年教育的教材编写、老年大学的专项建设等方面纳入教育财政预算。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创新是必然要求,对此,高校老年大学应有更大的作为,承担更大的责任。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