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高校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6-01-26点击:14作者:上海交大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倪 浩系统管理员

上海交大老年大学作为上海老年大学的分校,成立于2000年5月。建校十多年来,我们从创办与上海交大一流品牌相适应的高水平老年大学的目标出发,一直十分重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努力探索老年教育的发展规律,有效促进了全校的办学工作。到2013年底,在校学员达3150多人次,设班82个,开设课程48门,分别比2010年增长35%、30%和36%。去年初被授予“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大学”荣誉称号。

一、积极组织开展三种形式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近三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办学工作实际,开展了三种不同形式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1、抓住校庆活动有利时机,组织开展较为集中的理论研究工作。

2010年5月,我校举行建校1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征集和编印十年办学成果集和师生论文集。以“晚霞绚丽”为主题的《上海交大老年大学校庆十周年论文集》,分为“历史回顾”、“研究之窗”、“教师论文”和“学员文集”四个部分,共征集、收录了近50篇文章。其中,既有十年办学成果的展示宣传,又有十年办学经验的总结提炼,更有对今后老年教育发展的展望与探索。可以说,这是我校创建十年来理论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为今后办学工作的开拓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承担上级部门的课题研究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发挥学校理论组的作用,理论研究项目立项方面,将市总校的命题和本校的命题结合起来,承担了三项市总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一是《关于高校老年大学办学定位问题的探讨》,由王信泰、方之楚两同志执笔完成的课题报告,已于2012年4月在《上海老年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高校办老年大学在学科、师资、教材、研究、文化等五个方面的优势,及如何有所作为进行了系统论述。同年,该论文被推荐参加全国老年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选,荣获二等奖。二是《关于促进老年学员心理快乐问题的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已于去年8月份结题。由王信泰、方之楚执笔撰写的近一万字的课题报告,运用心理学理论,对人的心理快乐作了解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丰富的信息,剖析了上海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揭示了促进老年人心理快乐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一个应用性课题,已于去年12月在《上海老年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三是《关于高校老年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回答了办学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咨询意见,为老年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念意识。该项课题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即将形成研究报告。

3、组织和发动相关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日常性的理论研究工作

这几年中,我们组织发动任课教师和办学干部等,紧密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日常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先后在《上海老年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近十篇文章,内容涉及教学、管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问题。此外,我们还坚持每学期编印一期《老年学习园地》,每期刊登50篇左右的学员学习体会文章和教师教学研究文章,目前已编印了16期《老年学习园地》,每期印发2000份到老年学员手中。

二、切实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

我校较早建立了理论研究组,2012年又十分荣幸地被上海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确定为“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因此,目前我校理论研究队伍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即既是学校的理论组,又是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在组织体制上,由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任基地主任,同时由一名原副校长担任基地副主任。这支队伍共有10名成员,其中有交大退休的正副教授,有办学管理干部,有老年大学教师,还有老年学员代表等。他们一般都具有中高级职称,十分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热衷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是我们学校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

对于这支队伍的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思想感情上多联络多沟通多尊重。我十分敬重、佩服和理解这些老同志,因为他们是长者、志愿者,尽可能多地参加他们的工作会议和相关活动,共同商讨基地的工作计划,乃至一同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同时明确校部行政主管人员为理论组的联络、服务人员,从而使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团结愉快地工作。二是在工作上全力支持。校部对研究工作所需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料、学习考察和经费开支等,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对于已取得成果的研究项目还给予了配套奖励。三是优化人员结构,不断充实队伍成员。对于现有研究人员,我们按项目有分有合,按年龄和执笔情况分成两组,各有分工又有协作。同时,我们不间断地物色与充实年纪相对较轻的新成员,以此来持续提高研究队伍的整体实力,保证研究工作的出色完成。

三、组织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主要体会

1、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是搞好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增强这方面的自觉性。

当前,我们正处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老年教育的发展规律,我们还知之甚少。要解决老年教育发展的各种难点问题,不断开创老年教育的新局面,就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理论研究是老年教育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和强力助推器。同时,理论研究工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老年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工作是提升老年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老年大学的负责人,应当不断增强组织开展老年教育研究工作的自觉性,切实提高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和统一起来。同时还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工作,争取每年都有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产生。

2、理论研究工作要聚焦老年教育的现实需求,助推老年教育的持续、科学发展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则是实践的指南。办学需要发展,发展更需要研究。因此说,实践和理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近几年来,我校努力把办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从高校老年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组织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着眼于指导和推动高校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比如,我校近几年承担的三个市总校课题《关于高校老年大学办学定位问题的探讨》、《关于促进老年学员心理快乐问题的研究》和《关于高校老年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等,都是反映了高校老年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成果的形成也确实对本校办学工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效应。

最近,我校理论研究组通过与市总校研究室联系沟通,在了解全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宏观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2014年理论研究计划:一是老年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二是老年教育的立法问题研究,三是老年教育的社会评价体系研究,四是高校老年教育学院的建制问题探讨。与此同时,我们还准备在教学管理领域、科研队伍建设、学员素质提升、某些课程与活动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开展探讨研究。年内,我们还准备同闵行区老年大学联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3、组织开展理论研究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多方面人员结合的研究队伍

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而建立一支多方面结合、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研究队伍,是卓有成效地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近几年来,我们比较注重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教师、学员和管理干部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形成了校理论研究组成员、任课教师和广大老年学员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特别是我校每学期编印一期的《老年学习园地》,为各位任课教师和广大学员提供了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与交流的平台,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在这方面的积极性。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