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镇地处闵行,面积102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约11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3645人,占总人口21.68%。
浦江镇老年学校依托镇社区学校,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市、区老年大学的指导下,以村居老年活动室为阵地,以老年教育普及率为抓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丰富教学内涵,提高办学层次,扩大教育成果”,达到了标准化成人学校的标准,获得了示范性特色老年学校的称号,并连续几年获得了闵行区老年教育大型展示活动的优秀奖。
一、浦江镇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
1、结合区域特点,齐抓共管,完善教育管理网络
浦江镇地域宽广,全镇现有59个村(居)教学点。在浦江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浦江镇成立了老年教育领导小驵,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组长,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任老年学校校长,成员单位由镇老龄委、教委、文化站、社区中心等部门组成,各办学点也实行了专人负责,浦江镇老年教育三级管理网络日趋成熟,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老年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格局。
2、挖掘辖区资源,加强培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依托社区学校资源,充分挖掘热爱老年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参与到老年教育的管理中来,促进办学点均衡化发展;二是通过对老年教育专职干部的培训,提高老年教育专职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挑选优秀的任课教师外出学习,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使老年学校成为教学点师资的输送基地,既大大缓解了办学点师资不足的矛盾,又切实提高了老年教育的办学层次。
目前,浦江镇老年学校有专职教职工12人,办学点专职管理干部59名,兼职教师、讲师团和视导团39人,其它志愿者420人,师资稳定,队伍成熟,为浦江的老年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工作机制,重心下移,提高老年教育参与率
1、重心下移,积极创建联络员制度
根据浦江镇的地域特点,学校下移工作重心,创建了老年教育联络员制度,定期对办学点进行沟通、协调和联络。联络员制度的建立,为贯彻、落实市、区老年教育工作精神,及时发现和处理老年教育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2、实际出发,合力创设流动课堂
为了扩大老年教育的受众人群,我们整合辖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以“受众人群在哪里,我们的课堂在哪里”为理念,创新老年教育模式。将“集中办班”转变为“送教上门”的教育模式,通过与农机中心、教委、老龄委、妇联等部门通力合作,建立了家教、农技、女性、保健等七个“流动课堂”。目前,“流动课堂”开课正常,受到居民的欢迎。2013年累计在外来人口聚居地、教学点、村宅等地开设了98次课,今年又将计划开设320次课,方便了老年居民的就近学习,提升了老年教育的覆盖率。
3、提高参与,全面搭建学习平台
努力搭建各类老年教育学习平台,全面提高浦江镇老年教育的参与率。
老年课堂教育。我们以总校培养骨干、向办学点推广普及的办班模式,常年为老年人开设丰富多彩的各类培训班,如丝网花、书法、电脑等班级。并根据地域特点,对薄弱办学点进行扶持,2013年,扶持办班30个,学员597人。在上海市老年教育艺术节活动中,兴趣班学员作品参加区展示获金奖二个、银将四个、铜奖六个,其中二件绣龙作品被市选送北京展示。
老年远程教育。我们以创建合格收视点为抓手,要求各办学点对照标准,积极创建,条件成熟后提出申报。另外,对已建立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教学点,要求他们以集中收视为主、分散收视为辅,确保收视率。
老年社会教育。我们以送教上门的形式,组织社区内39名志愿者担任兼职教师,为办学点免费提供师资,并设61个讲座课题,确保每周有一次讲座;建立沪剧、舞蹈、门球、时装表演、舞龙、舞狮、龙舟、军鼓、器乐、书法、剪纸等36支文体团队,共有710人,各村居办学点均拥有3—5支文体队伍,共有3160人;每年举办四次大型展示活动,为各文体团队搭建相互学习、展示风采的平台。7支老年沪剧队长年深入社区义演,做到有请必到,深受居民好评。39支门球队坚持每季一次门球循环赛。
三、结合浦江特点,精心组织,打造老年教育品牌
1.人人运动,老年门球队蓬勃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到老年教育活动中来,从2006年起,我校和镇文体中心联合推出了“人人运动”的健身计划,组建镇门球领导小组,开设了运动员和裁判员培训班……,随后,各村级门球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通过天天活动,月月比赛,季季联赛,实现了将老年人、特别是男性老年人从麻将桌上吸引到了门球场来。目前,我镇共有31个门球场,36支门球队伍,老年门球爱好者1000多人,并在市、区门球比赛中屡屡获奖,日渐成为了浦江镇老年教育的一大亮点。
2.传承民俗,“龙文化”深入民心
我们以优秀民俗文化为基础,以时代背景为主题,积极开设了各类老年教育传统手工艺作品培训班,如中国结、绣龙、舞龙等班级。此外,以端午龙文化节、“召楼古镇开街”等活动为契机,使传统民俗“龙文化”教育深入人心,激励浦江居民传承家乡的优良传统。
3、探索实践,课程建设日渐丰富
从2006起,学校就设立了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计划,通过实践和探索,将《陈行歌谣谚语》和《浦江民间故事》作为特色课程来开发。此外,《沈氏保健绝招》等也相继开发整理,成为学校的校本教材,丰富了老年教育的课程体系。
四、浦江镇老年教育面临的问题
1、师资有待进一步挖掘
随着浦江镇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开发,老年教育办学点的日趋增多,虽然老年学校每年举办骨干培训班,各办学点也积极挖掘和利用辖区资源,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学习需求,老年教育师资有望进一步完善和挖掘。
2、主动参与率有待提高
近年来,因浦江镇的发展,形成了农民的变迁,由农民变居民,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还不能很好地融入居民生活,因此,在各类老年教育活动中,主动参与率还不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针对浦江镇的实际情况,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和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本着以人为本,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实践探索,教育研讨,努力为创造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老年生活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 上海闵行区浦江镇老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