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是老年大学教育的宗旨与理念。为了推进终身学习,满足老年人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加强对老年人才的培养,上海老年大学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于2011年创建了上海老年教育学院,开展老年学历教育。老年学历教育开设了“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钢琴演奏)”、“体育保健”和“摄影摄像技术”四个专业,目前已经招收了三届学员,共有在校学员181名。第一届招收的74名学员,经过三学年的学习,已经有64名学员修完所选专业的课程,获得了大专毕业文凭。这表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坚持终身学习,追求知识、健康与快乐,是当代老年人的共同心声。
一、老年人参与学历教育的三种基本需求
开设老年学历教育是满足老年人深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创举。“学历”,就是社会所认可的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与能力的水平。现代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学历教育,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取得某种学历,为踏入社会取得某种资格。就此而言,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学历教育的需求与目标又在何处呢?在上海老年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领导的主持下,学校教务部门自2010年4、5月开始,就对老年学历教育的需求性与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我们对在校的8000名老年学员进行了需求性调查,其中200多名学员表示有参加学历教育的愿望。在首次老年学历教育招生的过程中,我们请每一个报名者填写了参加老年学历教育的动机。根据这些材料以及对录取的74名老年学历班学员的资料统计显示,老年人参与学历教育是出于三种基本需求:
一是来圆大学梦的。他们说:“回首往事,许多想得到的东西,以前都未得到”;“我从小梦想当钢琴教师,一直把梦放在心中”;“我希望用人生这段宝贵时间,实现青年时期所酷爱的兴趣和愿望”。
二是要来“充实自己”和“挑战自己”。这些人大多阅历很深,有着高学历与高职称。他们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继续学习新知识,涉足新专业,再度展示自己的才华。根据统计,我们招收的第一批老年学历教育学员中,39.4%学员已经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是来享受教育的!”
三是纵观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已有老年人与年轻人同堂听课完成学历教育的先河,接受学历教育已不再是青年人的专利,更不是寻找工作的敲门砖。开办老年学历教育班,坚持以人为本,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是老年教育领域的新发展。
二、开发资源,遵循规律,开设老年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有着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取得某种专业的学历必须要经过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学习,并通过一定的考核程序,确定学员已达到规定的水准。老年学历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使老年学员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学有所为。
经过上海开放大学和上海老年大学反复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海老年大学现有的教学资源,决定申请举办“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钢琴演奏)”、“体育保健”和“摄影摄像技术”4个老年学历教育大专班。从2010年9月开始,我们就对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将教学计划及进程、课程内容、教师情况、实验实习设施情况等准备了申报材料。2011年1月,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论证,报请上海市教委批准。同年4月,上海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在上海老年大学正式挂牌,6月份开始接受社会报名。
“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歌唱表演知识和能力、掌握科学发声知识、可以演唱各种体裁、不同声乐作品的演唱人才。“音乐表演(钢琴演奏)”专业目标,是培养能运用钢琴技能、和声配置、曲式分析等知识即兴伴奏,对作品有一定理解和表现能力的音乐人才。“体育保健”专业目标,是培养能掌握中西医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能对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指导的养生保健人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目标,是有掌握摄影摄像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处理能力,能拍摄影像作品,编辑制作影册和影片,进行计算机平台交流的摄影摄像专业人才。总之,新开设的老年学历教育大专班,注重于满足广大老年人追求新知识、新技术和丰富精神生活文化,达到为社区服务的目标。
为了做好老年学历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我校到上海开放大学取经,到上海音乐学院调研学习,召开学员和教师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要求,在教学管理中不断进行探索。
(一)实行学分制管理,确定老年学历教育学制
按照学分制规定,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76学分课程,考核合格(含综合实践环节),符合“长者风范”素质要求,即准予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上海开放大学高等专科毕业证书。我们按照开放大学大专班学员“最低毕业年限2.5年,学籍8年有效, 8年后可重新报名注册,原学分有效”的管理规定,根据老年学员年龄较大、体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每周学习集中在2—3天时间内,安排4~5门课程,做到既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又能保证老年人的休息与健康。按照这个教学计划,绝大多数学员可以在3年内完成学业。对于一些体力精力充沛、要求迫切的学员,学校可以帮助他们提前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一些学员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坚持学习的,可以少修或暂时休学,待调整以后继续完成学业。
(二)按照专业知识结构,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
我们首先考虑各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支撑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再从老年学员的需求出发,安排了必修与选修课程,每个专业设置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公共基础课设计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代史”等4门公共课程。刚开始,不少同学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代史课程有些想法,认为自己从小接受这些教育,再学习没有必要。但学习之后,感到很有必要。“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师钱昌明在期末总结发言中说:学员们经过学习,了解到历史就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学习历史就是要懂得尊重历史、借鉴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与现象。同样,学员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社会制度、民间风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感知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以及历史走向,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征,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帮助学员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创新了学员的生活方式。他们学会用计算机上网冲浪、购物聊天、下载资料、邮件互传、博客和微信,感受了“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生活的精彩,进一步激发了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交流的信念。
“音乐基础”是钢琴演奏和声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视唱和练耳是学员必须面临的一道难关,让学员感觉到自己的乐理知识缺得太多,如音准、和声、和旋、和旋转位、转调、节奏、固定调唱法等基本乐理知识都是必修课,通过这些学习,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形体训练”的学习,可以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姿态,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从而在乐曲中体现出优雅的风度和高雅的气质。
(三)回归教育本质,建设适合老年学历教育的教学系统
老年学历教学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和质量的管控。在专业(特别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上,一开始教师和学员都不适应,彼此有些怨言。为此,我们组织师生进行探讨,提出在老年学历教育中实行项目教育的方法。这种因人而异的特色教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调动了教师和学员双方的积极性,很快就被大家所接受。
在学习质量的检查考核上,我们强调回归教育本质,重在教育过程和知识的掌握运用,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查考核,如出勤考核、课堂检查、自我小结、汇报交流、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等。
三、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是老年学历教育的成果展示
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是老年学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全面检查学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实践中,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实践为一体。与社会加强互动,在互动中学会思考,学有所用。达到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摄影摄像技术”班同学以大宁和延中绿地、炮台湿地的晨曦和黄昏风景为背景,举办了一次摄影展览,给人们一个城市新和美的感觉。“音乐表演(声乐)”班和“音乐表演(钢琴演奏)” 班同学,以在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举办慰问演唱、与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社共同举办钢琴演奏会的形式,展示了学历教育的收获与成绩。“体育保健”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参加门诊随堂听诊和参观实习活动,并就老年人的“健康饮食”和“综合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撰写了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老年学历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抓住组织动员、指导实践和答辩展示3个重要环节,明确了目标和定位,落实了指导教师和课题,加强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指导;建立审评小组,抓好评审和论文汇编;落实论文答辩和作品展示,检查和审定学员几年来的学习成绩。
第一届老年学历教育学员的论文答辩和作品展示在今年五月下旬举办,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音乐表演(声乐)”班同学组织了毕业汇报演出,学员们演唱了中外21首经典歌曲,其中有独唱、二重唱、小组唱、男女声二重唱等曲目,赢得全场阵阵掌声。“音乐表演(钢琴演奏)” 班同学组织了毕业汇报演奏会”,弹奏了贝多芬 、肖邦、莫扎特、巴赫、舒曼等音乐家的17首曲目,会场寂静无声。其他不少老年学员纷纷打听钢琴学历班的任课指导教师,希望能得到指导。
“体育保健”班同学组织了太极拳表演和论文答辩活动。许耀新学员的《谈谈肝气乘脾型腹泻的综合治疗》课题论文,汇报了自己通过中西医、饮食与心理调整,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自己的腹泻问题。杨玉珍学员的《浅议老年腰痛的病因和防治》课题论文,汇报了自己对老年人腰痛发病机理、治疗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认知等,许多旁听者在会后纷纷向她索要治疗腰痛病的疗方。
“摄影摄像技术”班同学,组织了毕业设计作品汇展和答辩活动。江洁学员的“感知摄影—印象系列”、王绵杰学员的“朝圣之旅”系列照片,谈盛保学员拍摄的发电厂景物和人物系列照片,华佑本学员到渔村摄制的“最后的渔民”录像,深沉细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普通人民的生活,给人们留下视觉美感。
四、严格管理,通力合作,在探索中前进
坚持创新科学管理,努力拓展老年学历教育管理的新形式。老年学历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得到市教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上海老年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的领导,每学期就老年学历教育进程中的各种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制定具体的方案和工作步骤;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处理和解决老年学历教育中招生宣传、新生入学、资格认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检查、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各阶段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海老年大学每学期开学都要为学历班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进行入学教育;每学期结束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考核检查;选派有经验的教务办副主任专门从事学历班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配备了一批热心老年教育、教学态度严谨、学识水平高的教师。他们中有长期从事老年教育的退休老教师,如中国近代史课程的钱昌明、计算机课程的周志雄、摄像后期制作课程的王凯鸣、乐理知识课程的凌骥;有现在高校任教的专业教师,如上海师范大学钢琴专业的李以凡、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厉新、倪闵;也有刚从高校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如方怡、王锋等。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既掌握专业知识,也了解和掌握其最新发展的前沿信息。在课堂上,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配合练习和实践,努力使同学们尽快地掌握知识;每堂课后,又都会给同学布置一些习题练习;课前批改作业,针对问题反复讲解,直到大家理解掌握。许多教师还开通了电话、微信和设置了网络平台,便于和学员交流。
接受老年学历教育的学员,很多人有着高学历、高职称,还有很多人退休前就是管理层的干部,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学校注重把学员的热情参与和学员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的学生干部队伍。钢琴班班长吴金华,原来是一个企业单位的纪委书记,热情开朗。刚入学不久,他就积极疏导,化解了个别同学间的矛盾,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他还和几位骨干同学一起,在课外组织起互帮互学小组,每堂专业课后,学员们都会自发地留下来消化老师上课的内容,反复弹奏老师上课教授的练习曲。声乐班第一任班长周启蒙,原来是一个国企集团的总经理助理,热心细致周到。她建立了一个班级公共电子邮箱的活动平台,相互进行探讨和交流。有一位同学到美国探亲2个月,一回到学校,周启蒙就交给他一套上课的笔记和录音资料,帮助他补课,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复习迎考阶段,她又组织全班进行集体复习,使大家以优异成绩修完了全部课程。学员们在学习中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快乐、也收获着友情,彰显着老年学历教育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