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天蓝、水清、人美、情深”的“世外桃源”横沙乡,是上海崇明三岛中最小的一个岛屿,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3万,下属2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目前,海岛老年人有8500多,占海岛总人口的26%。随着海岛经济的发展,老年人没有了衣食上的后顾之忧,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把老年人团队的培育发展与群众需求密切连接起来,形成学习型文化团队,实现资源效应最大化和群众学习便捷化,是我们社区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一、老年学习团队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所谓老年人学习团队,是指纳入老年教育渠道,在老年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形式以外的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民间群体。他们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定地点、定内容、定时间,借助于文化艺术、体育卫生、时事政治等各类学习载体,以兴趣爱好和共同志向为钮带,具有自愿组合、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特征。如社团、沙龙等互动型活动方式,就是体现了学习与教育的元素。
2011年,横沙乡党委提出了横沙新农村建设规划,提出了将横沙乡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的“三园三岛”的目标:即建设乡村大公园,打造生态旅游岛;建设和谐大家园,打造富裕平安岛;建设幸福大乐园,打造现代文明岛。
我们横沙社区学校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深入调研,对乡有关部门领导进行访谈,对村居委领导进行走访,并向老年团队的队员下发了近300份问卷,在“老年人学习团队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看法,即老年学习团队的活动开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全乡老年人都能来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团体活动,必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从而真正实现“和谐大家园”;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才能构筑实现“幸福大乐园”;形成社会文化氛围,才能真正打造“富裕平安岛”和“现代文明岛”。
二、如何加强老年人学习团队培育与建设
目前,我乡有老年学习团队58支,其中村级层面有52支,乡级层面6支,参与人数1250多人。团队以文体为主,活动主要包括歌舞、健身操、各种球类运动。在海岛上,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工作,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休闲岛建设的主要力量,加强老年教育刻不容缓。乡政府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老年人学习团队吸引广大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够使得老年教育落到实处:
1、在制度上保证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将发展老年人学习团队列入乡政府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整体规划,并把它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纳入基层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
2、加大投入,积极构建乡村两级群众文化体育体系。近5年来,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座,社区灯光球场6座,社区健身苑点115处。健身场地遍布全乡各村,使老年学习团队有了固定的锻炼活动场所,满足了群众健身休闲的需要;每个村至少有1~3支老年学习团队,由村民学校办学干部或妇女主任负责,并隶属于乡文广中心和社区学校双重管理与指导。
3、加强对老年学习团队文艺骨干的业务培训。文艺骨干既是村级文化建设最热情的参与者,也是村文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一名文化骨干能带动一支老年文化学习团队,一支文艺学习团队能营造一个村居的文化氛围。乡文广中心和社区学校联手,定期举办培训班,聘请市、县专家上岛辅导,努力提升农村老年学习团队的艺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本岛的优秀师资,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的辅导力度,打造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
4、明确考核机制,激发老年学习团队的活力。2012年,乡文广中心出台了《横沙乡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办法》,对村居委实行年度考核。《办法》中对各村文艺、健身团队的数量、人数、活动次数、文艺创作的成果和比赛获奖奖励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老年学习团队可以得到不同数额的资金补助或奖励。对老年学习团队的考核评比,成为激活我乡老年学习团队建设的一项创新机制。
5、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健身比赛,增强老年团队生命力。横沙乡通过开展“一村一品”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艺、健身比赛,使农村老年学习团队“动起来”,让团队在活动中成长起来。各老年活动团队都有自己的乡土品牌活动,在文艺汇演中纷纷亮相,有效推动了我乡群众文艺活动在普及中提高。
6、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老年学习团队负责人活动制度。从2012年起,乡社区学校建立各学习团队负责人例会制度,取长补短,交流先进经验。同时帮助他们制定老年学习团队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团队纳入村民学校管理范畴,尽量做到出勤有考核、学习活动有记录,使全乡老年人学习团队的管理走上正轨。
三、加强老年学习团队培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一)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营造欢乐氛围
丰乐村乐器队成立于2008年,自编自演了《欢迎你到横沙来》《唱唱横沙新面貌》《办喜事》等宣传新农村、新家庭的节目,让村民们在家门口自娱自乐营造建设和谐村、文明村的健康氛围,村民们称他们是引领丰乐村村民走上新幸福健康路的团队。他们团队编排的《化蝶》《横沙更美好》《开心里来》等多首曲目,在横沙乡几次文艺汇演中都收到欢迎,演出的节目中有耳熟能详的、有自编自创的,不仅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欢乐,也为横沙乡创建全国文明镇、卫生镇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结合乡情民俗,活跃于基层群众舞台
结合上海健康城市的建设,横沙乡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并成立了健康文艺演出队。演出队的成员来自于新民居委会,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近年来,该学习团队为配合横沙乡创建“全国卫生乡”活动,深入全乡6个村,举办《合理膳食 健康长寿》讲座,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除了大合唱、女声独唱、舞蹈表演外,还有猜谜互动,打腰鼓等,特别是沪剧表演唱《健康快乐过好每一天》更是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队结合乡情民俗,以新农村建设、健康教育为内容,创作了一批宣传横沙新发展、新气象,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平安的作品,每年在文广中心大礼堂举行不同主题的专场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有些老年团队还积极参加文广中心组织的“送戏下乡”活动,为农民朋友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强身健体,让村民安享幸福晚年
现在,全乡各村居委都组建了老年学习团队。如兴隆村的老年腰鼓队,红旗村的喜洋洋健身舞蹈队,民东村的交谊舞队,还有新民居委会的同康健身队等等。每个团队一般都有二三十人,有的每月活动多次,有的每周两到三次,有的天天活动。健身内容有练气功,打乒乓、打莲枪、花棒操、腰鼓舞,扇子舞等,既增强了体质,丰富了生活,又增进了友谊。
场地高尔夫球运动具有“时尚、休闲、社交”的特色,非常适合广大老年朋友“健身、静心、社交”的需要。在横沙乡政府、乡文广中心的关心支持下,横沙乡场地高尔夫球协会在2011年5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会员30名,主要由一些喜爱健身活动的退休教师和职工组成,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主要活动场所在横沙中学和横沙中心校操场。会员们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宗旨,在成立的几年时间里,自觉缴纳会费,自觉遵守球队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每周两次的训练活动。通过勤学苦练,队员们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经过几次邀请赛后,提高了球技,广交了朋友。去年,球队参加了上海市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取得了女子组竞赛项目一等奖、男子组竞赛项目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以及认识程度等制约,我乡在老年学习团队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新民居委会有6个老年学习团队,而且发展稳定、规范,属于上等级的学习团队,而边远的地区的居村委,基本上只有1个学习团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老年学习团队的文艺骨干队伍不太稳定。岛上有3.3万居民,其中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年、妇女和孩子,加上部分文艺骨干为了子女的工作,多数在上海为子女带孩子,因而,骨干队伍发展不均衡。
3、部分村委领导对老年学习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只注重招商引税,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往往忽视了老年学习团队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将文化建设工作排在各项工作之后,导致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建议:
1、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意识,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向深层次发展,形成文化建设工作有专人管的工作格局,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围绕学习型社区创建,发挥社区学校和村民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老年学习团队的指导与服务;社区学校要落实专职教师联系老年学习团队,丰富学习内容,提供课程菜单,定期发给老年学习团队选用。充分利用乡文广中心、各健身点、活动点,丰富老年学习团队的活动,让他们唱起来、舞起来、乐起来,使幸福家庭越来越多,长寿老人越来越多。
3、搭建平台,展示老年学习团队的风采。社区学校和文广中心要积极做到资源共享,每两年搞一次农民书画展示,引导老年学习团队前来欣赏观摩,提高对书画艺术的鉴赏能力;每年利用元宵节、“七一”建党、“市民健康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群众性文艺汇演,也让老年团队参与进来,既活跃身心,陶冶情操,又扩大影响力;利用上海市农民运动会的契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让老年团队参与进来,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
今后,我们社区教育将以老年学习团队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 上海崇明县横沙乡老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