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工作重心下移的着实点在乡镇基层。如何建设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乡镇老年教育的基础作用和主体力量,是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该以现代教育管理原理为指导,从乡镇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实施格局全方位、组合模式立体化、运作机制综合型为主体的、能体现乡镇老年教育发展要求和特点的管理系统。
一、在系统要素建设上坚持全体性,形成政府统筹、条块共管、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方位实施格局。
现代管理原理认为,一个系统管理效益的好差,工作效率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少数领导者的水平,而是系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我们构建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首先要使构成要素完整。
管理系统要素的全体性,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素构成必须完全,无论在乡镇层面,还是在村居层面,都要有办学点,而且在社会有关方面,也要有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的资源。二是要素必须规范,符合上级要求的基本标准,办学条件良好。三是要素必须正常运作,充分发挥其在发展老年教育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齐全的要素,是构建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的基础;规范的要素,是完善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的关键;发挥要素的最佳作用,是建设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
乡镇政府是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导性因素。主要体现在规划乡镇和村居夕阳工程的建设,把发展老年教育列入对有关部门和村居考核的内容,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和各村居党政组织开展老年教育,筹措并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老年教育,由分管镇长负责老年教育的日常工作等。
乡镇有关部门和社团是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的骨干因素。如民政办主要协调指导开展老年教育,工会和老龄委负责退休干部职工的教育,妇联负责老年妇女的教育,党群办负责老年党员的教育,司法所主要负责老年人的法规教育,农办主要负责老年人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这些都具有显著的条线工作特色。
乡镇老年学校,是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性因素,发挥着教育培训与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老年学校承担着乡镇老年教育的日常管理培训工作,老年学校还负责指导帮助各村居办学点的培训与管理工作。
各村居民办学点是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性因素,在乡镇老年教育中起着主力军作用。他们主要组织老年人参加培训和各种学习团队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有了他们的参与,才算在真正意义上夯实了老年教育网络系统的基础环节。
社会力量是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如我镇的文化站与老年学校联手,组建老年文艺队,除组织队员参加培训学习外,还安排文艺队下村宣传演出;广播站举办老年教育专题讲座;镇村图书馆、阅览室向老年人开放;镇村活动场所,每天向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居民开放,各场所老年村居民参加拳操、剑术、舞蹈、乒乓等健身娱乐活动;各村党政组织还安排人员管理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还有农技中心为老年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社会有关人士还积极应聘,担任镇和村居办学点的老年教育志愿者。有了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才能真正体现老年教育的全方位。
从崇明县的情况看,老年教育的全体性已基本形成,但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个别领导对老年教育尚不够重视;少数村居的老年教育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些办学点的规范建设还有待加强。我们把老年教育管理系统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就能形成政府牵头、条块共管、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方位实施格局,为构建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系统功能建设上坚持整体性,形成上下配合、左右联合、内外结合、纵横综合的立体化组合模式。
我们构建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就是要坚持功能的整体性,按照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合成一个能充分发挥功能整体效应的立体化组合模式。
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的要素具有多方位、多层次、多结构、多系列、多因素的特点。从方位上看,有乡镇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社区学校和老年学校、村居老年教育办学点、各种相关的社会力量等,具有现代教育的社会化特点。从层次上看,乡镇党委政府是实施老年教育的调控中心,是领导层,也叫决策层;有职能层,如镇社区学校、老年学校、有关部门社团、村居党政组织等中层管理机构,也叫执行层;有基层,如村居民学校和老年教育办学点,也叫操作层。从结构上看,有乡镇党政组织及其领导下的有关部门社团、村居和社会有关方面、社区学校和老年学校、村居民学校和老年教育活动室。从系列上看,有乡镇培训、学校培训、社会培训、办学点培训等。从因素上看,有各级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各类人员,还有财物、信息、时间等。我们把各个方位、层次、结构、系列、因素在横向、纵向、斜向上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沟通,就构成了上下配合、左右联合、内外结合、纵横综合,具有现代管理特征的立体化组合模式。从我镇的情况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五个“三结合”上。
一是实行党政群三结合,就是指乡镇党委、政府和工会、妇联、老龄会等群众组织共同实施。党委着重抓好退休干部、老年党员的教育,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政府着重制定和实施乡镇老年教育规划,抓好夕阳工程建设,发动民政办、农办等有关部门抓好条线上的老年教育。相关群众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要发动企业工会和村居妇联组织老年职工、老年妇女参加培训。而这些教育培训,往往是在社区学校、老年学校与有关部门横向联合,并与村居办学点纵向协作开展的,这是一种纵横交错的合作办学形式。
二是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就是指乡镇农办与农技中心、科协和社区学校、老年学校的横向联合。老年学校主要负责开展乡镇老年教育的日常管理与培训工作;农办、农技中心主要配合教育部门对老年人进行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科协主要与学校配合,举办科普早市,开展科普宣传培训、发放科普手册,为老年人培训学习服务。
三是实行镇村社三结合,就是指乡镇和村居及社会有关方面的纵向配合。在乡镇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加强对各村和居委及社会有关方面支持、参与老年教育的考核;各村居党政组织重视和支持村居民学校及老年教育办学点的建设,把开展老年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社会有关方面积极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如农技中心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文化站与社区学校、老年学校联合组织老年文艺宣传队并和各村居民学校协作组织巡回演出、广播站开设老年教育专题讲座、助残社对老年残疾人进行家政培训、镇村图书室、电脑房和各村的阅览室向老年人开放。
四是实行点网所三结合,就是指现代远程教育收视点、网络和活动场所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收视点是指老年大学收视、镇村的农民远程教育点、致富一点通等;电脑网包括老年教育网和其他各种网络;活动场所主要是各村居的健身娱乐活动场所。
五是实行专兼学三结合,就是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社区教育志愿者、学员群众的三结合。镇社区学校、老年学校的专职教师,是乡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老年教育管理和培训的重点任务;兼职教师是由干部、教师、医生、退休人员和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士组成的师资队伍,主要从事相关的培训工作,如实用技术、卫生保健、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家政服务等。镇村居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志愿者,由社会上和各村居的能工巧匠组成,主要从事基础性的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工作。学员中的骨干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如各活动场所的管理和各种文体活动的指导,大多由学员群众担任。这三支力量的结合,有效地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乡镇和村居老年教育的顺利开展,这种结合也是学校与社会的内外联合。
三、在系统层级建设上坚持主体性,形成中心调控、分层负责、分线执掌、分工合作的综合型运作机制。
乡镇开展老年教育的过程是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始终发生着纵横交错的双向、多向的联系,需要实行定向调控,又要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而进行随机调控,调控是多方面的,而且具有主体性。乡镇政府在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指挥中心的决定性作用。就我镇来说,无论是社区学校、老年学校的规范建设,还是村居民学校、老年教育活动室的基本达标建设;无论是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和村居党政组织重视和开展老年教育,还是发动社会有关方面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无论是乡镇和村居老年教育志愿者和兼职教师等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是在财力、物力上对老年教育的支持等,都主要是靠镇党委政府这个指挥中心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
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中心指挥、分层负责、分线执掌、分工合作基础上的调控关系。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对乡镇而言,是个母系统,但相对于市县来说,它又只是个子系统。而乡镇老年教育管理系统既受母系统的调控,又对自己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行调控,形成子系统中的指挥中心,对各村居老年教育办学点起着指导、帮助和协调的作用;而各村居老年教育办学点又在本单位发挥着主体调控的作用。又如民政办、工会、妇联、老龄委等,又各自发挥着开展各自条线上老年教育的调控作用;而农技中心、文化站、广播站、图书室、活动场所等社会力量,又各自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进行调控,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
我镇老年学校既和各村居办学点协作办学,又和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开展老年教育,还和有关部门社团分工合作,联合开展老年教育,这是一种双向的调控和合作。
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老年教育管理系统,对于发展老年教育,促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 崇明县港沿镇老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