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作品选----重返徽州游胜地 徽派建筑相映辉

发布时间:2016-01-27点击:21作者:上海老年大学摄影摄像专业首届学历班 郭亨文系统管理员

承蒙上海老年大学摄影摄像专业首届学历班同学的组织,我有幸参加2012年11月9日至ll日赴安徽黄山的宏村、齐云山、西递和绩溪龙川的游览和摄影采风活动。

徽州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四十多年前,我们这批刚从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分配到皖南山区的上海后方小三线工厂,劈山开路,建房造厂……为建设上海后方三线厂贡献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今日故地重游,倍感亲切,百感交集。特别难忘的是:当时为了加强战备,上级要求每个厂组织民兵进行拉练,我有幸参加了从宁国到屯溪(黄山市)的拉练,来回整整走了一个月,而且规定不准走公路,只准翻山、越岭、涉水、走小道。而且雨天、夜间均要行军,苦不堪言,但也使我们得到了锻炼。我们翻越在群山峻岭中;淌过潺潺的溪流中;走在深山古驿道上,饱览大自然的美妙的景色,特别是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晚霞满天的傍晚;风雨交加的雨天;东边日出西边雨;漫天云雾缭绕的天气中行军,虽然身体疲惫,但却饱了眼福。皖南山区原生态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旅行经过了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首先来到了宏村,宏村位于黟县西北离黄山市约65公里,建于北宋,原为汪姓聚居地。以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堪称“中华一绝”。全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居有l40余幢。“承志堂”富丽堂皇,堪称“民间故宫”,列皖南古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南湖书院又名“以文家塾”,座落南湖北畔,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院内有花园假山和百年龙柏,西有“望湖楼”,登楼极目四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我们到达时,天气烟雨蒙蒙,整个村落沉浸在氤氲之中。南湖边有许多美院的学生在撑伞写生,游人熙熙攘攘,给宁静的古村落增添了一份喧闹。我们老年大学的同学顾不得劳累和下雨,急忙架起三脚架,取出“长枪短炮”,四处寻找最佳拍摄位置,构图取景,不亦乐乎,一直拍到夜幕降临。

齐云山离屯溪(黄山市)33公里。因“一石插山,与云并齐”得名。是以道教文化,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景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该山海拔高度585米,有36奇峰、72怪石、24飞涧。主要景点: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华街、太素宫、香炉峰等。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到小壶天景点。总的感觉:碑石刻星罗棋布,不愧是江南第一名山。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758—760)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登上齐云山时,天空中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我们一行老年大学的同学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行走在陡滑蜿蜒的山道上,遵循着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的古训,防止意外发生。大家前呼后应,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湿滑山道上。从步仙亭经梦真桥到一天门,月华街、太素宫和小壶天景点,天气始终雾蒙蒙、雨淅淅,白雾绕身,走在山道上只闻人语不见人影。这可苦煞了我们这批摄影人,雾天拍摄难度大,但我们仍不断地交流,认真地拍摄。当我们在小壶天景点稍作休息时,天气转好,只见风吹雾动,远处香炉峰在云雾中出现,山下蜿蜒的河流、石桥、古居在云雾中的时隐时现,我们抓紧拍摄,唯恐再度被云雾遮掩。面对神秘无比,诗情画意的美景,大家一阵狂拍,有人甚至连电池都用完了。

此时此景,登山远眺,群山连绵,峰涌云动,碧绿潭水,红色山体,白墙黑瓦呈现一派难见的皖南山区独特风韵和充满诗意的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不由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孔子日:夫山崔嵬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表达对山之高峻伟岸的敬仰之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先哲的宇宙观:山是大自然的实体,又具有人格的情感和力量。

西递村离县城8公里,村东西长700米,南北长300米,东高西低,三百余户,一千多人。因村边有水西流和古代递送邮件的驿站,故称“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名人胡文光,官至二品,皇上赐刺史牌坊一座。棠樾牌坊群共七座,分别是忠、孝、礼、义……还有全国唯一女性祠堂。

走进西递村,扑面而来是悠古耸立的碑楼、徽派古民居,桃花源般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这时雨过天晴,万里晴空,我们贪婪的把西递村落最有特色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一一拍摄,虽然累得走不动,但心里却乐滋滋的。

最后到绩溪龙川景区,也是国家总书记胡锦涛的家乡。一进景区,导游惊回首,发现我们这批摄影者呈散兵状姿势,分别走到溪边、桥上、桥下、树旁、房屋台阶上……,寻找着最佳摄影位置,看到此般情景,导游亦只得无可奈何摇头而去。

龙川景区的胡宗宪少保府、乡贤祠、胡氏宗祠都是特色徽派建筑,用料考究,雕刻精致,细部结构讲究,显得殷实精巧,有点儒雅,更有莫测高深。我们这批摄影者把民俗婚庆表演、古祠堂、古民居、古牌楼、龙溪、独木桥、亭、园、庵……一一拍录下来,真是满载而归,收益匪浅。

夜宿黄山市,特地夜游屯溪老街和古石桥,人头拥动,灯火相辉,热闹非凡,有感于旧貌换新颜。

这次旅行对徽派建筑、古民居、古祠堂留下了深刻印象:徽派民居“五岳朝天”也称“四岁规堂”,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以抑扬顿挫起伏变化,体现徽派民居独特的韵律,犹如古筝奏出曲调余音悠远。徽派建筑崇尚本色,大气而朴实,显明快淡雅,外砖内木,框架结构,坚硬牢固。古村落遍布曲弯狭窄的小巷,纵横交错,相互连通,形成迷宫。古人日: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徽派建筑陈设简洁,书卷气足,宁静庄重,被誉为中国人的厅堂,西方人的教堂。这对我在执教的建筑室内装饰专业是一个很重要的实例。宏村西递精美的雕刻艺术是徽派建筑又一大特色:砖、木、石,雕刻技法分别为浮、漏、透、雕。还有粗大金丝楠木,令人感叹。

建筑是凝固音乐,是固体文化。走进徽州,在白云蓝天下,在群山峻岭中,在绿树红花中,黑白相宜,以黑白为底的古建筑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长卷。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古桥吐新月,古塔摩苍穹,犹如宁静自然的桃花源画卷,也像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折射出历史的痕迹。

古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以儒学为主的微商,受到程朱理学的熏陶和影响,发迹后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树牌立传,流芳百世。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尤为历史悠久。

古祠堂是祭祖的庙堂。是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同样徽州的古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质量坚固,规模宏伟,数量众多,现存490座。皖南山区地势高峻,江河纵横,水流湍急,不得不叠石为桥,古桥横卧于溪涧清流之上,给妩媚秀丽的山川添了一种气势,一道风景,几多古韵。

“出云片片拥寒溪,江底初沉月一钩”古桥赏月别有情韵,齐云山的登封桥和屯溪的老石桥是古代工匠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今日重游徽州,探古寻幽,赞赏徽派古建筑,享受皖南自然风光,同时切磋摄影技艺。然后更重要的是强健体魄,陶冶情操,使我们老年生活更加充实快乐。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