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二篇

发布时间:2016-01-27点击:15作者:admin系统管理员

学诗与习字

邵征人

我热爱中国古典诗词,伴随着40余年的书法学习。在我的藏书里,诗词类占据一定数量,《刘禹锡集》《词综》《两当轩集》均囊括其中,为早日读到刘逸生《唐诗小札》,我信中夹钱到广东人民出版社“求援”终如愿以偿,此类如饥似渴经历,不一而足。

十余岁读诗学书,慢慢感觉书法与诗歌之缘,品诗、赏字,享受双重美感,感知诗歌的韵律与书法线条、均衡、对称、和谐、节奏的美学体悟景状、物态、内蕴等相谐境界,品味各自独立又融合贯通的意境。

学习深入,更佩服那诗书结合、将自我诗篇用书法记载下来的诗家更兼书家。宋四家黄庭坚《松风阁诗》、米芾《蜀素帖》、蔡襄《自书诗》、苏轼《黄州寒食诗》等不胜枚举。习字兼学诗,不亦乐乎?参观书法展览,感觉抄写唐诗宋词被“活生生”写成了陈词滥调。长此以往,能支撑书法家们的文化内蕴吗?因此,原创诗词的书法创作是当今书法家的缺失就见怪不怪了,诗词知识的普及是当今书法家亟需补上的课目。

诗词创作,有幸遇到专家和同好的指导批评;加入上海诗词学会和参加诗社活动后动力加压力,甘愿放弃书法家教收入,积极参加诗社活动。且把自作诗词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小有成果:曾入选市诗词学会和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梦?杨浦情”原创诗词书画作品展》;一首关于环保诗词书法作品,入选上海市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等组织的《“绿色生活,美丽上海”2014年上海中华环保世纪行公益书法作品展》;“咏苏东坡”自作诗的草书作品入选《“梦韵东方”第五届上海市民书法展》。诗词作品的音韵优美、节奏动人,配合书法的笔墨线条,更易感染心绪、激发热情。

诗书结合创作的乐趣,贯穿于我的书法教学,强调诗词学习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元素,但莫当“抄书匠”。学习诗词创作,增厚了我的文学底蕴,加浓了书法作品的书卷气。我将乐此不疲地把诗书结合创作进行到底。

 

喝咖断想

史克勤

退休后无所适从,出现失落感和寂寞感。改变这一状况,既需要时间磨合,也需要心态调整。

退休后呆在家里,懒懒洋洋、举目彷徨、无精打采等坏习惯就“闲”出来了。

我想到品茶与喝咖。人在中年犹如刚刚泡好的茶,杯中上上下下浮动的茶叶,令人联想起人生的沉沉浮浮;退休后,不再有品茶那般沉浮的感慨,它犹如悠然自得的享受着咖啡美味。

喝咖啡加方糖,必须拌动拌匀,这才能真正享受到咖啡的美味。退休后,如果没有一点喜好,就好比喝没加方糖的清咖太苦太涩。但爱好也不能太多,那样会很累。一两块“方糖”,拌好了、拌匀了,才能活得有情趣,也就真正地品尝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的美味啊!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