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家政系特色点心班教师陈黎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6作者:严 求系统管理员

陈黎——一位清秀而沉稳的年轻女教师,从2008年来到上海老年大学创办点心班,至今已有五个年头。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和蔼可亲的待人接物,她给学员们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在这五年里,她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员从对点心技术一窍不通到能做出“色香味形”俱佳的各式美点,胸中溢满幸福感和成就感。在最近的学员结业典礼上,我们看到了学员自己制作的各色各样的点心,琳琅满目,芳香扑鼻,无不为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学员的求知有为而感到自豪,那是一个多大的飞跃啊。

 一、舍弃其他工作,专职为老年人传授点心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追求饮食文化的广泛性、多元化和高品味,已逐渐被消费群体所接受。过去在大众消费层面上,一般以中式点心为主。现在喝咖啡、吃西点、享受饮食文化氛围已渐成时尚,老年人亦不例外。开设点心课,让西点走进寻常百姓家,彰显了国际大都市的一个发展趋势。老年人退休后,闲暇之余动手制作色、味、香、形俱佳的点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陈老师毅然辞掉了 “再就业人员培训学校”等校的工作,来到老年大学专职教授点心技术,她为自己能给老年人带来健康和快乐而感到高兴,

 二、亲手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一般来讲,在外面上点心课,理论和技术课是分开上的。而在老年大学就不然,如果照本宣读理论知识,老年学员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接受。陈黎不断改变以前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将老年大学的课程设计为:理论和技术相结合,讲解和操作相结合。在一节课内,不仅让学员用眼看——目睹操作点心品种,还要学员用耳听——穿插讲解不同原料的特性、应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将关键点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比如:面粉依照蛋白质含量的多少来区分,什么粉适合做蛋糕,什么粉适合做面包,酵母最佳的发酵温度是多少。不仅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根据老年大学的特点和要求,陈黎老师专门制定了供老年人学习的教学大纲,并在实践中反复整理和修改教材,现已基本稳定了32个中点和32个西点的教授课程。为了更合理,更科学和更方便老年人学习,她还在不断地摸索中。

为老年人传授点心技术是一次新的尝试。现在市场上学习烹饪和点心技术,都是中、西式分开的,并且使用的原料和添加剂名目繁多,不利于老年人学习。老年大学开设“特色点心班”,把中点和西点放在一起教,并尽量做到简单易学,方便老年学员易懂、易记、易学。陈黎老师每节课教授一中一西2个点心,让学员在回家操作中熟练技巧,享受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三、以做健康食品为教学宗旨,实行快乐教学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点心不仅要吃出营养,吃出滋味,还要吃出健康和安全。老年人来学习做点心,最主要的是想吃到不加色素和添加剂的放心食品,要不然,到外面去买来吃也很省事方便,不用路途遥遥来老年大学上课。陈老师懂得大家心意,尽量在“绿色"食品上下功夫,如用黄油和面粉擦油酥,代替含反式脂肪酸的人造黄油;用奶粉代替香精以增加香味;在少油、少糖、少盐方面进行研究;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添加剂等。她在课余反复试验,经历多次的失败和成功后,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在做点心时按一定比例配置,发挥正常的调和作用和化学作用,力求使点心“色香味形”俱佳。    

为了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兴趣,陈老师会在上课操作时,把一种作品的原料延伸到其他的作品。比如在做咖喱角时,只要改变一下操作手法,就可以用同一种面团做出酥脆可口的蝴蝶酥,芝麻酥棒等,让学员惊喜不已。

四、精心准备  细心教学  热忱回报

教点心课需要比其他的课花费更多的功夫,不仅在课前要认真备课,而且要提前到校,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醒面、和馅特别费时间,并且量又多,每节课要准备40个学员2个点心的品尝量。每逢上课日,陈黎总要提前2个多小时到校,一方面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又要对学员们拿来的点心作品进行点评,耐心细致地予以指导。

为了鼓励学员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家中操作,遇到各种问题时也能迎刃而解,陈黎老师把自己的手机和邮箱都抄录给他们,让他们在课外可以随时询问。而对于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有困难的学员,她还会在节假日上门去,手把手地教,直到弄懂为止。真心换得了真情,学员们互相间经常说“陈老师就像我们的孙女。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这样辛苦工作会心疼的,所以我们上课时也要保持课堂纪律,安静地听讲,让陈老师省力一些”。听了这些话,陈黎倍感欣慰,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学员们也很珍惜学习机会,热情高涨。有个同学中午要乘飞机去外地,为了不落下一节课,早上还带着大包行李赶到学校来听课。还有一位学员骨折了,由丈夫搀着来听课,回家后由她口述作指导,丈夫动手操作,并做了三十几个松糕送给亲朋好友。许多学员回家做了各式点心后,送给亲朋好友品尝,让大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也拿到学校来让老师指点,向同学汇报学习的成绩。

现在报名点心班的老年学员越来越多,每次开学前的报名,都往往是完成报名数额后,还有一教室的人不肯离去。于是从2011年起又增加了一个班,现在已有7个班300余学员,看来还供不应求。已经“毕业”的学员还经常来询问是不是能办提高班继续学习。陈黎老师说:自己虽然在老年大学做得比较辛苦,但看到学员们在讲到家人品尝他们手艺时那种兴奋的表情时,就会和他们同乐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她说,做教师的价值大概就体现在这种回报中吧。

 (作者单位   上海老年大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