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陈黎老师应邀任教我们老年大学特色点心班,已有三个年头了。她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把中老年学员当长辈对待”优良品质,因此,每次上课,我们不仅学到制作各类点心的技能,也能深深感受到她对我们的爱心,许多学员都喜欢她。
每天早上六点刚过,她已经迎着晨曦,披着浦江薄雾,赶往学校,繁忙地做着课前的准备工作:和面、发酵、拌馅料……上午的课上到十一点半结束后,随即就着手下午课的准备工作,因此,她的午饭都是匆匆将就即可。全天的课结束后,她又把操作台擦洗得干干净净。就这样,周而复始。每天除了上课,还得额外用上四个多小时作准备工作,而从无怨言,即使累得满面汗水,她还是乐呵呵得回答学员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员都心疼着陈老师。
听陈老师上课和看她做点心,既饱了耳福又饱了眼福。在特色点心课上,我们每次能学做中、西点心各一个,主料辅料不下数十样:高精粉、塔塔粉、泡打粉……陈老师教得有条不紊,从容淡定,信手拈来,在她的操作下,很快就变成了小巧玲珑的煎饺坯、菊花酥饼坯、威风蛋糕坯……进了烤箱或蒸笼后,空气中开始氤氲着阵阵奶香、肉香、椰香、枣香,过不久,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晶莹剔透的兔形水晶饼,吉祥如意的四喜饺子,美丽香脆的海苔簿饼,雍容华贵的鲜奶蛋糕,件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当班长把点心分发给大家品尝时,学员们纷纷拿出手机,留下“倩影”,更有人会小心翼翼地带回家哄孙辈们开心。同样,这些惹人喜爱的小点心也吸引了外宾们的眼球,他们翘起大拇指连称:“Very good!”
耳边又传来老师手敲刮板的笃笃声:“同学们听好,这款点心的关键是:① 青团皮子必须用热水;② 底坯是做批萨饼的关键……此刻的笃笃声远比音乐声更悦耳、更动听。我们享受着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全方位的美味大餐。
陈老师注重健康饮食理念。她常常告诉学员:“这款食品如果使用色素可以更加亮丽,放些添加剂可以使其更加蓬松、美观。但是,我要教给大家在不添加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做出可口的点心来”。果然,一个多小时以后,大家又看到了西式点心,既色、香、味俱全,又健康低碳,学员们为之发出一片赞叹声。
陈老师常常为买到价廉物美的原料而不辞辛劳;她加班加点,用业余时间做肉皮冻等馅料,精打细算节约原材料。她为了不耽搁我们的课程而带病坚持上课,咬咬牙,挺住不请假;每次上课,哪怕有一个人听不懂上海话,她也坚持用普通话讲课。为了我们这些老小孩,她毫无怨言,整天乐呵呵地和学员们打成一片。
常言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老师的奉献精神的影响下,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特色点心班的各个班级,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的班风。课堂上,大家认真听讲,努力记录;回家后积极实践,孜孜以求,在点心制作上化功夫,求完美。同学们举一反三,做出了咖喱松糕、糯米拉糕、杏仁饼、芝麻花生香脆酥、雨花青团等。有的班级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特色点心沙龙活动,为大家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陈老师也放弃休息时间参与其中。
陈老师任教的班级,报名年年爆满,名额供不应求,特色点心班成为家政系的金牌课程。因为陈黎老师用心上课,用心对待学员,深得学员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