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老年知识分子,有一小部分人工作时没有见过电脑,到现在为止,也不会使用电脑。我就是这一小群人中的一个。随着电脑的蓬勃发展,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会熟练地应用电脑。连乐山新村小菜场中豆腐店的小老板,一边卖豆腐,一边操动鼠标,看自己喜欢看的网上电影。看着这些能玩弄电脑的人,心中对他们很羡慕,想想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又不懂汉语拼音,对电脑便望而生畏。如今年过七十,看似今世与电脑无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陪朋友去看瑞金医院的专家门诊。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就是专家门诊的医生。他在键盘上飞舞手指,按动鼠标,一会儿一张电子处方就开出来了,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原来电脑的应用和操作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大可不必望机兴叹的。就这样,我下定决心,到交大老年大学办公室,在“电脑实用操作”班上报了名,并且买回来一台笔记本电脑。
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在“电脑实用操作”班中,我已经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电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面对电脑,已经不是“傻乎乎”的了。我已经能熟练地开关机器,初步运作鼠标,打开窗口,进行系统属性设置、文件管理,安装杀毒软件等多种实用操作。在第一学期的“键盘和输入法”的学习中,我初步学会了中、英、俄三种文字的打字、输入文本,新建文档的初步方法。现在我已经能够一边阅读从莫斯科寄来的最新近的俄文原版小说,将心中翻译好的中文,输入文档进行简单的排版处理和文件保存后,中译本的版面有点“腔调”了,这是我心情愉快的开心事。由于已经不再望机生畏,虽然张金生老师还没有教,我开始摸索发收E-mail的方法,本来与国外的朋友联系,都是靠电话文件、FAX等手段,但费用很贵的,联系经常受到限制,现在用E-mail, 真是方便又快捷。发送以后大快了我的心。我已经能将去年访问欧洲时的1000多帧照片,输入“我的文档”,想看就看,画面大而清晰,电脑的实用功能,方便得不可思议。看来我已经达到了上电脑班学习的初衷。
我之所以能学会上述应用电脑初步本领,原因在于:1. 张金生老师是一位很懂得老年人心态,仔细和友善的人。他很清楚怎样教好老年大学中的电脑课,从来不会给学员“讨厌”的眼色。他能熟练巧妙地讲解电脑操作过程中的技巧、捷径、要点、注意事项和重要的基本概念,让学员自己动手反复练习以强化学到的东西,不厌其烦地回答学员提问。2. 学员们在老年大学电脑班的学习过程中,都很放松,没有额外的心理压力,因为大家都是从零点起步,没有相互攀比的好胜心态,而是十分和谐地相互学习和帮助,搞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问问邻座的学员朋友,这些都是很随意的。3. 班长李昌贵先生的工作细微负责,及时解决组织学员学习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开课前详细地向我们介绍学习内容进度安排,容易产生的问题,每课必到,感人至深。
在老年大学学电脑不仅有趣,对健身强智也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