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方法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5作者:王金山系统管理员

读书是我一生的爱好,我从年轻时起就喜欢读书。我在中、小学时代除了喜欢数理化外,还喜欢历史和文学。退休后,为了提高读书的兴趣,我就开始阅读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籍。这几年来,我的读书可大致归纳为下面几种方式。

通读

前几年,党内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我除了按照上级规定阅读有关材料外,我还阅读了由邵维正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传》(共615页)。通过通读《邓小平传》,对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基本的了解。

为了了解大陆和台湾方面和平统一的问题,我通读了陈守云编著的《宝岛春梦一解密蒋经国》(共220页)和由何虎生、于泽俊编著、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宋美龄大传》上,下册,(共931页)。通读了这几本书后,使我对大陆和台湾方面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增强了信心。

历史方面的书籍,这几年我通读了吕春生、梅鹊主编的《吴越钱王》一书。从2010年3月份起,我参加了上海老年大学《历史探密》的学习。由于该课基本上是以《历史星空探密》一书作为教材,所以听课之前我先预习有关内容,听好课后,我再复习一下,加深印象。因此,随着该课学习的深入,我就将钱昌明著的《历史星空探密》一书通读了一遍。

在最近的三年中,有好几位“沙龙”朋友先后出了书,。《沙龙》也为有关朋友举办了专著研讨会。例如,陆健雄著的《夕掇集》(散文)、朱化萌著的《叠影归帆》(诗文集)和邵琼华著的《落叶之相合》(诗文集),在参加研讨会前,我分别将以上书籍通读了一遍。在黄浦区图书馆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通读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著的《痛并快乐着》一书,并写出了读后感。

一年前,我还通犊了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葛乃福所著的《春天的色彩》一书(新诗集)。

选读

这种读书方法,主要表现在我于上海老年大学学习格律诗词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诗词、对联的格律,为了加强理解,我同时学习了有关诗词格律方面的几本著作,选读书中的有关章节。例如,这三年来,我选读了王力的《诗词格律》、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有关章节、黄志浩的《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等,通过选读这些书籍,使我比较快地掌握了写作格律诗词的格律和方法。

做笔记和摘录

不论是通读还是选读,一般情况下,我都做笔记,把书中重要的情节和精彩的语句摘录下来,或者直接在阅读过的书中做记号,以便于今后查阅。

读书是如此做法,即便是读报,我也是如此做法。我家中常年订阅“新民晚报”等报刊,几年来我坚持剪报,我把感兴趣的文章和资料剪下来,分门别类地归到一处,并装订成册。几年下来,已有八大本剪报,分别为“散文”、“诗歌”和“历史”等几大类。如需要有关方面的资料,便可很方便地随手找来。

通过这几年来的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同时我也尝试写作,写一些回忆录,并结合格律诗词的学习,习作格律诗词。到目前为止,我已写了散文15篇,新诗30首,格律诗词90首。

最近几年来,我先后加入了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诗词学会、上海金秋文学社等文学团体。分别在《炎黄子孙》、《老年文艺》、《金色年代》、《上海诗词》、《艳阳度假》、《镜》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诗词作品几十篇。读书和写作给我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