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具有正常的认知;良好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的行为举止;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不仅包含心理健康,还包括身体健康和道德健康。
老年大学开办心理学这门课,我认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因为老年人不仅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晚年才能过的有质量,有滋味,健康长寿。
听了姚老师上的心理学课后,引起我深思:如何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贯穿到我们整个老年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有生命就有心理活动,心理上思想指挥身体上的行为。我们学习摄影摄像技术,从构图摄影到录像剪辑都要经过心理上的判断和选择,决定留去。因此心理学是我们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对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现实的意义。
我今年六十五岁。退休前曾当过工厂的工程师,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学校的专业教师。现在仍在教师岗位上发挥余热。由于经历和阅历的原因,我认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我对自己的三个健康的评估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从年青时就烟酒不沾,无不良嗜好,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身体锻炼。因此身体健康各项指标正常,性格基本符合A型血型的特征。因是中共党员,责任性较强。我的心态:大事明白、小事糊涂(装瞎子、哑子、聋子)不做“包打听,传声筒。”自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摄影、篆刻、书法、绘画的兴趣爱好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把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中。在道德精神面貌上,我很重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风范,我曾经系统的学过三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平时我身体力行,对人宽容,对已严律,敬老爱小,生活简朴,注意“树长者风范,立长者尊严”。
我是如何对待心理上的困惑的:我现在退休生活安定,心态平稳,奉行“低调、简洁”生活方式,生活中基本没有矛盾和困惑。但在退休前,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曾遇到困惑和难忘的事,当时对我心理上也是一次考验。在我退休的当年,学校的学生处要我当班主任,而且是学校年级中最差的一个班:“留级生”当班长,“八大金刚”在班中捣乱,前任都管不好,教研室其他老师劝我:马上要退休了,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我想自己是一名党员,党支部委员,应站好最后一班岗,于是全力以赴,业余时间进行家访,抓班级纪律,促成绩提高。经过努力,全班的考证率居全校之首,达到了63.2%(且是电工中级和数控操作中级的双证)当时市平均考证率是40%,因此学校教务处开会表彰,但学校的学生处却评我为最差一档的绩效考评,原因是如果别人评到最差的是要扣奖金的,而我退休教师不在此列,因此把最差的一档送给我。而且不讲任何理由。面对此情景,我不仅要在心理承受得了,而且还要据理力争。我对学校的分管领导严正的指出:你们的校领导是否也是按A.B.C级差发放奖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教师尊严学校是如何贯彻的?你们这样做伤害教师当班主任的积极性,也损害学校的声誉。同时也暴露你们工作的无能……
通过这个案例我虽然受到了委屈,但是得益的是学生。整个过程也反映出我的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
我国的国学同样强调心理上的养生:修心是养生的灵魂。儒家的中庸、立德、修心、尽性、礼乐等,均可视为“修心”。修心立德,是儒者立身的根基和养生的灵魂。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心斋、坐忘等,也均可视为“修心”,洗涤心灵,乐天知命,提升生命境界,是道家处世的准则和养生的追求。 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生理养生是基础,动养、静养、食养、居养。心理养生是关键,养志、养性、养德、养情。哲理养生是根本,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想问题,看事物,过生活,修身——修心——修道,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