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形成特色 拓展内容 服务社会

发布时间:2016-02-05点击:15作者:admin系统管理员

——松江区岳阳街道通波居委收视点——

松江区岳阳街道通波小区现有常住人口6220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607人。 为了丰富和充实小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生活、生命质量,于2009年成立了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为老年人搭建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科学健康养生的平台,取得了明显成效。

收视点现共有学员50名。收视点设立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远程老年教育收视学习计划,还充分挖掘小区人才,聘请退休教师、退休老战士 、退休知名老中医、退休工程师、老年协会会长等等,组成了 “上海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辅导小组”,配合远程电视教育、网络教育、拓展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迫切的需求。

一、规范有序管理,有效推进收视点工作

通波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成立后,在区教育局、岳阳街道等领导的共同精心指导和关心下,配备专门的干部负责收视点的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风。以收视点教学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活动有章可循,有序运转,确保了收视点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提高了收视点吸引力、凝聚力。

通波收视点还注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整合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收视点学习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自娱自乐与对外交流相结合;传统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志愿者授课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受到了社区老年学员的广泛认同及欢迎。

二、创新1+3收视教学模式,形成收视点工作特色

通波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凝聚了在社区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年人才,他们由原先互不相识,到现在走到了一起,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就是他们的一个交流平台,除了每周二固定收看电视教育外“收视点”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通波一家人读书班”、“串珠班” “一点三班组”的1+3模式运转形成。三个模式就是:

第一、收视点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相结合——活出健康

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讲的、说的、做的大都是有关老人健康的事,于是就成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学活动,如:健康菜展示活动、市民健步行活动、健康太极拳操展示、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等。我们要求学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结识新朋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员潘宝珠通过系统学习收视点保健知识,在自我检查时发现病状,及时住院治疗,通过及时的手术开刀,很快地恢复了健康。他老伴感慨地说:“幸亏上了远程老年教育,及时自查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减少了痛苦”。

第二、收视点与读书班相结合——陶冶情操

老年人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为此,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成立了“通波一家人”读书班。在学员中大力提倡读书学习。阅览室提供多种报刊和书籍供学员阅读,每月定期开展活动,谈论国内外大事、时事政治、社区建设等,相互切磋读书心得,交流学习体会,学员人人谈认识、订计划、写小结。

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不仅是老年朋友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广泛交流、会友的场所。

第三、收视点与“串珠班”相结合——奉献社会

在小区收视点组织者余华渔老师的引荐下,串珠班全体加入到了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学员们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向社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老年学员为汶川、玉树地震及干旱受灾的同胞举办了数次串珠作品的爱心义卖,共筹集到3000余元,为受灾的同胞送去自己微薄的力量。她们的事迹在《松江报》和《岳阳家园》上进行了报道。2009年,这支团队被选为松江区“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优秀实施项目。现在学员们拓宽思路,成立爱心基金,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串珠小工艺品,义卖后,所筹得的基金用在结对家庭扶贫帮困上,体现了老年学员自身的追求和人生价值。

三、学有所得   展示成果

为了展示学员的学习成果,居委会结合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读书班和串珠班的1+3的教学活动模式,在学员们的努力下,汇编出版了《健活百岁——做全面健康人》书中包含了收视点每位学员的健康计划、认识、体会,共同的话题是:健康是人们最宝贵的第一财富,健康靠自己,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本汇编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作为学习资料,还被推荐到岳阳街道的兄弟居委会作为示范,把老年学员学到的健康理念传播开来。

两年来,收视点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不能就事论事被动地办收视点,应该以收视点为载体,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的,不断创新模式、形成特色、拓展内容、服务社会,使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工作与时俱进,活动常办常新,人气越来越旺,让收视点真正成为老年朋友晚年的生活乐园。

2010年10月12日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