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二十二日,我有幸作为一名热心观众到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作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百集系列特别节目《北纬30°中国行》首映式,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四位观众上台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首映式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和新浪网向全球实况播出,我妻子在上海收看了首映式,我远在加拿大多伦多定居的儿子也收看到实况播出。《远方的家》这个给观众感到十分亲切的电视节目,通过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介绍拍摄地区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社会发展,呈现给广大海内外观众眼前的是一幅超越旅游视角、令人震撼的美好画面。在北京期间,我们五位热心观众受到中央电视台有关领导的亲切会见和热情款待,与几位外镜记者和编导进行了十分愉快的交流,栏目组工作人员还陪我们参观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演播大厅、新闻直播机房和播音室……这些都给我的退休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回顾去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收看到《远方的家》、《边疆行》电视节目,我很快被节目中许多真实的故事所感动,被播出的祖国边疆的美景所吸引,特别是《边疆行》第55集摄制组来到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的边境丁嘎哨所─战士远方的家采访,看到记者蔡丽娜和同事们在生命禁区、克服高原反应,与战士们一起生活了一天;临别时记者蔡丽娜流着泪水与列队送行的官兵们一一握手拥抱的真实情景使我深为感动,我也从此成为了《远方的家》的忠实观众。
我看完了《边疆行》100集,又接着看112集的《沿海行》。由于我退休前一直在海运公司工作,曾长期在计划管理部门,十分熟悉和到过沿海的港口城市,我看《沿海行》节目就倍感亲切。使我感触特别深的是《沿海行》第10集“唐山:想不到的美”。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发生大地震后,我随上海的一支医疗队赶赴唐山地区工作过2个月,遭受大地震的唐山悲景和唐山人民在全国军民大力支援下进行抗震救灾的情景,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唐山已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在观看《沿海行》第19集时,我被摄制组到山东莱州长寿之乡─凤毛寨村拜访百岁老人的情景,特别是记者吴丹与103岁和107岁老奶奶亲情交谈的场景深深触动。因为当时我的101岁的老母亲亦健在。我母亲生于清朝末年,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也是一个为人善良、心胸宽广、受人尊敬的共产党员。不幸的是,今年3月11日,我母亲在医院感冒发热、突发心肺衰竭去世,享年102岁。再次回放电视短片时,更加深了对我母亲的无限思念,我祝愿天下老人都能在和谐的社会大家庭中健康长寿。……
在《沿海行》112集行将全部结束时,《远方的家》栏目开展了《远方的家》“一路有你”的观众互动征集活动。于是,我将观看节目感触最深的体会,以及对《沿海行》的几点看法和即将开拍的《北纬30°中国行》的建议,写了一封长信给栏目组。没过几天,我就接到了栏目组编导打来的电话,拟邀请我参加五月二十二日在北京中央电视台举行的《远方的家》百集系列特别节目《北纬30°中国行》首映式,我感到十分幸运,然而我5月18日要与几位退休的同事、朋友到西藏旅行。首映式那天在台上,记者彭祖和王静向我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听说钱老师为参加这次发布会,还退掉了一件大事”,我说“是的。我不会放弃今天来的难得机会”,“我决定向旅行社提出退团,暂时放弃了西藏旅游,来北京参加今天的活动”。尽管我过去经常到北京出差开会,但我退休后能到北京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作客,参加了《北纬30°中国行》首映式活动,将使我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