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六日,由上海老年大学主办,文史系承办,经典诵读进修班演出的“长者风范之歌”主题朗诵会,在A楼317报告厅举行。市有关部门的领导、老年报记者、校领导和文史系共100多人观摩了此次朗诵会。参演篇目有原创诗歌《长者风范之歌》、《选择了您,是我们的骄傲》和主旋律诗作十四篇。整个朗诵会节奏紧凑、流畅,气氛热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朗诵会能成功举行的三个有利因素是:
一、领导重视,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朗诵会是由校领导和文史系共同酝酿提出、文学社和影视社鼎力支持的。《长者风范之歌》由文学社的金德生老师创作完成。金老师搜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总结了我校十年来开展“树长者风范”活动中的感人事例,创作了长达3000字的诗歌,充满激情地歌颂了“长者风范”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它尽情展现了我们身边的风范长者,其中有老师,有学员,他们各有千秋,尽展风采。影视社配合我们做背景画面和音乐,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教务处的翁老师为我们调试电脑和扩音设备,随叫随到,花费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我们的系主任刘光震老师,从策划到协调,亲历亲为,解决了大量的具体问题,包括印宣传单、制作广告牌,甚至把每一个细小方面的问题都想得非常周到,是我们这台朗诵会能顺利召开的可靠保障。总之,是大家的共同付出与努力的结果,才保证了朗诵会的成功举办。
二、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艺术支撑。
经典诵读进修班的任课老师唐婷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演出经验。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原创诗歌进行浓缩修改,力求让有声语言为原创文字增添色彩和力度,使它在听觉上更加丰满、感人。唐老师对每一个作品都给予了认真、细致的艺术处理,对所有参演节目进行逐字逐句的辅导,最终使节目的演出基调准确,感情充沛,较好地诠释了作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艺术性,展示了经典诵读进修班开设一个学期的教学成果。
三、全体学员热情参与,积极投入。
我们班共有学员33名,演出当日除一人生病,一人请假未能到场外,其余学员全部参加了表演,体现了人人参与的精神面貌。这台朗诵会,我们共排练了14次,组织形式上是既紧密又宽松。紧密——每次排练,集中在一起听,一起看,一起提出意见和建议。宽松——根据实际情况在时间、顺序上作及时的调整。如有的同学下午要上其他的课,有的家中临时有事要处理,我们就马上作好时间上的调整,尽量保证大家都能有锻炼的机会。在整个排练过程中,大家克服年纪大,记忆力差,认真背诵诗文,直至做到脱稿表演;在语音上努力克服“乡音难改”的困难,参演篇目基本上做到了语音的准确发挥。
在我们这个班集体中,大家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发现问题能主动提出并积极想办法及时解决。因为这次演出场地条件有限,进门处在舞台后面,进进出出的人会影响台上的表演者,也影响观众的观赏。大家就群策群力想办法,用广告牌把门遮挡住,并派一名学员在门口,提醒进出者尽量放低声音,把客观上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保证了演出顺利进行。
总之,朗诵会的成功举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不仅展示了教学成果,更是通过这样的活动,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动力,让大家感到了挑战和成功的兴奋与快乐。我们感谢老年大学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感谢精心施教的老师;感谢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的学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