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之劳,不客气

发布时间:2016-02-18点击:12作者:钢琴系 贾书荣系统管理员

在学校大学期间,我们钢琴系被安排在斜土路的“前进进修学校”教室上课。这是一个只能容下20人和一架钢琴的小教室,和以往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给教与学带来诸多不便。系主任把情况向学校反映后,江校长亲自考察,最后决定由钢琴系自己找比较合适的教学点。

2013年的夏天异常炎热,为了使学员和钢琴不分离的教学模式不被打破,六十多岁的冯亚莲同学冒着酷暑,两次从虹口区到学校,陪同潘惟莲老师与教务长,到新的教学点(丽园路234号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考察和协调租借教室事宜。然而,周一至周五1200个学员来此上课,会对原有学校的环境和教学秩序造成不小的冲击。但好事多磨,冯亚莲同学功不可没。但借到的教室是个仓库,特别脏。钢琴系主任和钢琴系班长理事会三位成员冯玉英,刘喜民,贾书荣等五人,就挥汗打扫和清洁教室。当洁净明亮的教室呈现眼前,大家都说感谢时,他们只是会心一笑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每个教室的房型布局各不相同,钢琴有的要横着放,有的要竖着放,听课肯定受影响。以往,班长都在坐门口的位置便于出入,不妨碍老师的教学和学员的听课,可是现在横、竖排列的钢琴影响了部份学员上课情绪。班长王丽珍,庄惠香,俞之山等人,就主动坐到最差的位置上。冯亚莲更主动坐到最后一个靠墙的、竖着放的钢琴位置上。有同学谦让要与她换座位,她却说:“这里挺好,大家不要客气。”

目前,财务室在建国路。11月15日是老生缴费的最后一天,星期五上课的班长们下课时已经过了4点钟。学校财务室4:30之前要将钱款解入银行,看来从丽园路赶到建国西路去缴费已经来不及了。章慧诚学员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开车送班长去。班长们感谢他,他笑笑:“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从搬迁到新的教学点上课至今,钢琴系涌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的感人事例举不胜举,大家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举手之劳”一笑而过。我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常常在想:如果我们周围多一些这样谦逊的“举手之劳”的人,该有多好呀!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