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观看上海老年教育展板
9月22日,教育部在哈尔滨召开全国院校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成立, 并举办了全国第三年龄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到会讲话。
鲁昕指出,发展老年教育是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致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推动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是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鲁昕强调,创新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以满足基层需求为重点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整合开放各类老年教育资源、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形式、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积极支持老有所为,是今后一个时期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鲁昕要求教育系统发挥优势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老年教育切实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主动加强与组织、文化、民政、老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各类院校要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普通高校要创造条件举办和实施老年教育,职业院校要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面向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服务的重要领域,社区教育机构要把推进基层老年教育作为加快发展的工作重点,要把发展老年开放教育作为老年教育模式创新的突破点;要积极发挥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的作用,服务好国家老年教育发展战略,搭建院校发展老年教育的交流平台。
全国第三年龄教育成果展示, 通过老年大学发展、普通高校老年教育、老年开放教育等一系列展板,反映了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史。到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有2.12亿,老龄化程度达15.5%。经过32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近6万所,在校老年学习者700万名左右,还有上千万老年人通过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参与终身学习,初步形成了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
与会代表就办好老年教育进行了深入交流,发起成立全国第三年龄大学联盟。联盟由面向社会老年人积极开展老年教育,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单位自愿组成,是非营利性、开放式的战略联合体(行业协会)。按照“平等、合作、互助、互惠”的原则,联盟开展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对老年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提出政策建议,并在加强老年教育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