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日前首次开设《新概念哲学》课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门颇为“曲高和寡”的新课却吸引了八十多名学员。有关人士认为,这门以“新概念”为特点的哲学课正因其新颖实用,不仅能让老年人听懂,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体认生活。
新视角:纠正老人固有的错误认知
“一江春水真的向东流吗?”此话一出,《新概念哲学》班的老年学员们议论纷纷。望着老人们期盼的眼神,讲授这门课程的苏州科技学院叶文宪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
他说道,长江、黄河在行进过程中也会折向西北和东北,古人常说“向东流”,是想用归纳法来总结包括江河在内的所有事物的客观规律,殊不知事物的发展方向是无法决定的,人更无法据此作出长期预言,正因为这个不确定性,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才可能是永无止境且引人入胜的。这些话令老人们眼前一亮,学员金德生表示,没想到借助有趣的例子和通俗的大白话,深奥的哲学问题也能讲得很明白。对此,叶文宪表示,很多老年人早年学过辩证唯物主义等哲学理论,所以他们的哲学基础未必弱于年轻人,但由于当时的学习环境所限,老人们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往往存在不少偏差,《新概念哲学》课程旨在纠正老人们的错误认知,并给他们提供用于思辨的新观点和新视角。
新功能:指导老人更理性地对待生活
和其他学问不同,哲学并不实用,但叶文宪认为,哲学可以引导老年人正确地看待世界。他表示,很多老人虽然积累了大量的人生经验,但这些经验未必都得到了很好的梳理,据此形成的观念也就不一定经得起验证,而这些观念很可能会引导老人作出错误的决策。 “很多老人认为世界是一分为二的,但其实我们需要一分为多的衍化。假设有个半黑半百的球体,从右侧、左侧或其他角度去看的话,眼前的黑白色彩的比例各不相同,给出答案也就不同,但这都是描述同一个球体,生活也是如此。一件好事可能是别人眼里的坏事,或者这既不算好事也不算坏事。”《新概念哲学》班上的一位老人表示,他的老伴很爱为孙子辅导功课,但学历更高的媳妇却不许老人多插手此事。对此,他的老同事们觉得媳妇此举不利于培养祖孙感情,而老邻居们则建议老两口彻底放手,以免无意中将旧观念强加给孩子。经过学习,这位老人认为自己已从此事的乱麻中理出头绪,答案也了然于心了。
新思维:助老人时时内省知足常乐
对老年人来说,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除了有自己根据经验形成的观念外,还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新旧哲理。叶文宪表示,这些语言浅近的哲理不是哲学,倘若缺乏哲学思维,根本无法知道这些结论是如何产生的,至于这些哲理究竟正确与否,也从未想过要追问,老年哲学课程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使老人们知道如何做个善于思辨的智者。“几乎每位老人都知道‘知足常乐’,但多数人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用哲学思维来看的话,任何用作比较的参照系都是人为的,即便外部世界没变,我们也能调节内心的参照系。例如有的老两口住在一室一厅的房子里,这套房子究竟是大还是小,如果把它和别人住的一室户作比较的话,就能‘知足常乐’了。”
新概念哲学课程受众多老年学员追捧,授课新思路让高深哲学接地气。
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