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大学召开《志愿者之歌》采编工作总结会

发布时间:2016-07-05点击:15作者:王苏凌系统管理员

6月23日正值酷暑来临,校领导和《志愿者之歌》采编人员聚集在上海老年大学召开采编工作总结会。原校长郑令德、现常务副校长熊仿杰、原常务副校长江晨清、校办公室兼研究室主任王万良、原校研究室副主任陈叔骐、特邀原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审陈雪良、校研究室教师许新以及《志愿者之歌》主编、副主编、采写人员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

熊仿杰首先讲话,他对一年来采编人员所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说,《志愿者之歌》与先前出版的《学习者之歌》是姐妹篇,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成熟,因为在校园内、在社会上,处处可以看到我们上海老年大学志愿者的身影和服务,他们的志愿者精神在时刻感染着我们。他相信《志愿者之歌》出版后反响会更好,效果会更佳、内容更精彩。

金德生主编简要汇报了《志愿者之歌》在采访编写过程中的情况,编写人员曾小华、杨修、赵玉珍、茅溢、赵泉顺讲述了采写体会。

原常务副校长江晨清在讲话中,向全体采编人员表达了两个感情,即感谢之情,敬佩之情。他说,如今,上海老年大学已经成为全国老年大学十大标杆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我校的名师、校风、学员,他们体现了教学质量、长者风范和健康美丽的校园风貌。《学习者之歌》《志愿者之歌》也是积极养老的一个标志。两本书在采编工作中也体现出采编人员的志愿者精神,还有幕后人员任劳任怨的奉献和高尚的品德,他们在用爱心宣传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精神素养的回报。愿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原校长郑令德不顾劳累,冒酷暑参加会议。她说,今天我们所付出的行动正体现了老年大学校训“厚德、博学、康乐、有为”的精神。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灵是有净化提高的作用。德国将图书称为“灵魂的加油站”。但愿我们的工作继续下去,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