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便喜欢音乐。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和小学同窗一起学习小提琴,可当终于能吱吱嘎嘎拉出简单的曲子时,却又喜欢上了钢琴——那是因为母亲和大姐都弹得一手好琴。每当家里响起piano那行云流水般的琴声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于是,我从六年级开始又转学钢琴,并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琴,以后也能弹出如母亲和大姐那样的一手好琴——这是我童年时代朦朦胧胧的钢琴梦。
可是没多久,一场人间浩劫彻底打碎了我的梦。初一以后,还是青葱时代的我就被迫辍学,后又被下放到江西广昌农村,开始了十年的务农生活。每天餐风宿露,白天与蚊子蠓子为伍,夜晚则与青山松柏为伴。余梦未了时,清朗天、明月下、农舍旁、大樟树底下,竟也拉起小提琴,让屡屡琴声,向崇山峻岭、向远方的父母朋友倾诉我的思念、幽怨……还惹得一些小老俵来看热闹——这是我在不经意之间延续着我的音乐梦,只是不可能再延续钢琴梦了……
岁月倥偬。上世纪70年代后期,祖国大地云开日出,我终于回到了上海,从事着父辈的职业。近三十年的文字工作,我读书编书校书写书,事业职称颇为圆满,但繁冗的工作和家务却没能让我有机会再延续我的钢琴梦,而我心里却始终在牵挂着它。终于,2013年秋天,我下决心摆脱一切冗杂,买来了钢琴,还好不容易报上了上海老年大学的钢琴班,正式进入我的逐梦年代。
乍入钢琴之门,却是困难重重。五十余年没摸琴,童年时代学习的五线谱全忘了,连钢琴的中央C在哪个位置都不记得了。打开《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只见众多个小蝌蚪兄弟,活灵活现地游弋在五线谱中,时而昂首挺胸,时而俯首低腰,却全不理会我的呼唤。怎么办?只得老老实实从零学起。我复印好五线谱的《六个八度的钢琴键盘图》,对着钢琴相应的区域,去认识、去默背、去强记;可好不容易记住了高音谱号,却漏了低音谱号。老师说,今后大部分的左手伴奏用的都是低音谱号。我只得再强记、默背,后来倒也掌握了一个规律,低音谱号和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中是同一个位置的话就相差三度音,只是在不同的音域。开了这个窍以后,读谱的问题就渐渐地解决了。
读谱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指法的问题。说真的,初时的弹钢琴枯燥极了:先是单手弹,弹时手掌须似握拳,还要中空,手指触键时不能使劲,要自然地落在键盘上,然后指尖立牢,肩臂放松,手指移动时像重心转移;之后双手弹,难度更高了,需要心、脑、耳、指很好地配合,但毕竟已过花甲之年,明明左右手单独都能弹了,可就是配合不到一起。怎么办?还是只能反复配合、反复练习,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渐渐地,双手能协调了,弹出的音也开始柔和舒缓了。后来又学习断奏。老师说,要靠手臂的提起、落下,力量集中到指尖,手腕要放松,要奏得短促、跳跃……为了更好地掌握基本功,还要每天都练《哈农钢琴练指法》、《音阶与琶音》。
指法初步入门以后,便是学习曲律的弹奏要素:乐句间要注意呼吸,要弹出强弱的力度变化,还要掌握三拍子的律动,左手的半分解和弦伴奏,要把握强弱的变化、律动,等等;我班的游老师对我们既亲切又严格,他是四川重庆人,每次上课他都会关切地问:“这首曲子蓝(难)不蓝(难)呀?”或是微笑着说“这首曲子不蓝(难)吧?”引得我们忍俊不禁;有时他也会一脸严肃地说:“你们每天都要摸琴,三分之一时间弹拜厄(或车尔尼599),三分之一时间弹补充教材(《老年大学钢琴教程》),三分之一时间弹哈龙(农)、音阶与琶音,尤其是后者,我每次都会抽查部分同学,被抽到的同学你可不要对我说:‘老师,我最近身体不好’,‘老师,我家里在装修’,‘老师,我老公生病了,我没时间练哦!’清楚了吗?”大家自然清楚了,只是面面相觑,不敢作声。回家后更是不敢懈怠,尽量多花时间练琴。游老师的听力也特别好,同学们回琴时整首曲子中弹错一个音,有时仅是左手伴奏弹错一个音,他都能敏捷地捕捉到,并及时给你指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大家的弹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每次听到泉水般的琴声从同学的指间倾泻而下时,我就会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中。
再说说我们的599(一)4钢琴班,真不愧是一个团结友爱、睿智活泼的集体。我们有一个“钢琴班同学会”的微信圈。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把回家作业和弹奏要点写在黑板上,班长雅雅都会拍照上传。每次老师上新课示范弹奏时,便有热心同学“慢生活”、“惠惠”拍成视频上传,以方便回家练习时反复观看或让请假没来的同学练习。大家平时看到各种有关钢琴及音乐的视频,也都会上传到微信圈,相互交流,以吸收各种丰富的音乐营养。有幸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钢琴,我感到幸福、自豪!此外,我也会在网上找寻《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和《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的教学视频,有空时便不断地观看、模仿,花甲之年学钢琴,必须笨鸟先飞、老鸟勤飞啊!
我学钢琴至今已两年半,从“呕哑嘲哳难为听”始,已渐入佳境,也越来越感到钢琴的魅力难以抗拒。有时亲戚朋友来访,我会情不自禁打开琴盖,让他们分享我在老年大学学琴两年多的成果。最近,我的闺密携先生从美国来我家做客,我弹奏起老师刚教的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曲子一开始是短促跳跃的旋律,轻巧诙谐,仿佛一支土耳其军队在明快的乐声中走来;不一会儿,乐曲进入中间主题部分,变得颇为轻快精巧,尤其那低音與旋律的裝饰碎音将诙谐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郁;乐曲结尾,音量逐渐减弱,象征着队列逐渐走远。虽然我弹得并不太熟练灵动,但乐曲本身那轻快激荡的旋律,已深深地打动了我的闺密夫妇,他们发自肺腑地感叹我们这里的“年轻”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幸福!
我爱钢琴,她那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带给我欢快与灵感;她那温润柔和的琴韵,滋润着我的心灵;两年多来,每当我忧愁烦恼不顺心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念头腾起,去弹一下钢琴吧——果然,在一阵阵缓缓流淌而又如泣似诉的倾泻之后,自然而然地心情会平复许多;而每当神怡心旷之际,更是会情不自警地弹起钢琴,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琴曲,极其生动的旋律,使我感到一种灵魂的享受。我要由衷赞叹,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系真好,老师同学真棒!我正在圆梦——我童年时代的钢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