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立的上海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师培中心”),应和时代吁求而生,针对关键对象而谋,强化有效培训而行,在老年教育校长培训方面,深入思考内涵,灵活运用方法,支持了上海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应和时代吁求而生
上海创办老年教育迄今,“发展”成为它一以贯之的主题,但在推进上海老年教育的不同阶段,发展的侧重点毕竟不一样。
2010年颁发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老年教育建设”。2011年出台的《上海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调“提升老年学校办学水平”,且提出了系列的适时有为的发展举措,即实施“个、十、百、千、万”的发展计划,实施“东、西、南、北”的均衡布局计划,实施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施街镇老年学校“标识清晰、功能完善、环境优化”的标准化建设。其中,发展规划中的“十”,指建立包括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十个“中心”,从各方面支持上海老年教育发展计划、布局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标准化建设,支持上海老年教育整体上新台阶,取得实效。由此可见,“师资培训中心”的成立是应运而生,是老龄化社会和老年教育发展吁求的产物。
围绕“加强老年教育建设”、“提升老年学校办学水平”而形成的系列重大举措,总体上表现出上海在老年教育领域有着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明确目标的坚定性、把握制约发展瓶颈的判断力和准确性。创设“师培中心”,就是希望师培中心承负起一种责任,为建立起一支热心老年教育的教育家和有经验的校长、管理者,为培育一批老年教学的名师和老年教育专家进行探索。师资培训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成功实现老年教育变革与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是实现国家“办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目标的有力抓手。
顶层设计需要有基层的创新互动方能落实到位。面对有新意、有价值却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求开拓,强化工作思路。
二、针对关键对象而谋
“师培中心”成立后,依据给定的任务目标,我们明确了培训平台运作的功能定位,即服务、培训、提升。在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培训对象的情况后,制定了工作目标:每年举办上海市老年教育校长研修班或读书班,提升校长们的办学素养和能力;分层培训各类人员:包括区县小组办主任和联络员、“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主任、老年大学和学校的教务主任和理论研究骨干、居村委标准化学习点负责人、远程教育学习收视点辅导员等,共同研究和解决老年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优质课程的推介交流活动,发挥示范课程的引领、辐射作用。
在“师培中心”工作中,我们把300名老年教育(市级、区县、街镇)校长视为主要培训对象,又将其中30名办学成效显著的校长放在重要工作日程上。2012年至2015年的4年间,“师培中心”举办市、区(县)、街道(乡镇)老年教育校长的培训班14期,培训人数1733人次。
(一)老年教育校长队伍的现状
2015年11月,“师培中心”对参加培训的老年大学校长们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表1:老年教育校长年龄分布表
年龄(岁) | <40 | 41-50 | 51-60 | >60 | 小计 |
人数 | 15 | 37 | 40 | 16 | 108 |
占比(%) | 14 | 34 | 37 | 15 | 100 |
表2:老年教育校长学历分布表
学历 | 高中及以下 | 专科 | 本科 | 研究生 | 小计 |
人数 | 1 | 13 | 82 | 11 | 107 |
占比(%) | 1 | 12 | 77 | 10 | 100 |
表3:老年教育校长从事老年教育工作时间表
老年教育工作时间(年) | <2 | 3-5 | 6-8 | >8 | 小计 |
人数 | 37 | 35 | 19 | 17 | 108 |
占比(%) | 34 | 32 | 18 | 16 | 100 |
表4:老年教育校长任现职时间表
任现职时间(年) | <2 | 3-5 | 6-8 | >8 | 小计 |
人数 | 39 | 31 | 21 | 16 | 107 |
占比(%) | 36 | 29 | 20 | 15 | 100 |
以上调查表明:
在老年教育校长中,85%是现职,他们大部分年富力强(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总数的48%),正处于从事老年教育的黄金年龄段。各老年大学当下的建设,上海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与他们的认识、作为密切相关。强化对老年教育校长的培训,功在当今,利在长远。
在岗的老年教育校长中,60%以上的人参与老年教育在5年内,而这部分人的一半以上,任职校长时间不足2年。大部分校长对老年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老年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老年学员的特定对象及老年教学的特殊规律等,还需要深入了解与思考。结合年龄分布表,可知他们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有较强的理解力,也有干新事业所需的热情和水平。从老年教育校长的学历分布来看,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和专科生各占一定比例。当然,仅有干成事的主观愿望、有任职前对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是不够的,因此,强化对老年教育校长的培训,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迫切性。
(二)树立标杆,对引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对学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高度所起的根本性作用。《上海市老年教育机构设置的暂行规定》明确:设置老年教育机构应“配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策观念强、有奉献精神,熟悉教育业务,懂得教学规律,有组织管理能力,事业性强的领导班子。”
优质老年教育校长是热心老年教育的教育家和有经验的校长,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一个好校长,必须要有高素质、强能力,并能审时度势,充分发挥班子的成员的长处,有效凝聚班子成员的力量,以谋划整体推进老年教育。
“师培中心”的认识,决定了它对培训总体布局的谋划、它在这一培训领域将采取的探求开拓举措。
三、强化有效培训而行
“师培中心”明确,关于培训的有效性,是培训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内容与方法相互影响、对培训对象满足现时需求与促进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师培中心”着力从培训内容、培训机制、培训方法三个维度入手,探求有效的培训。
(一)内容设定讲“三近”
和时代要求贴近。“师培中心”按照时代要求设定培训课题,围绕当前中心任务服务大局。一方面,在宏观上把国家对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上海老年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任务列为培训内容,引领校长们在贯彻上级精神、聚焦老年教育发展主题时培养共识、提升能力、拓展路径。另一方面,举办“他山之石”、“文化纵横”、“时事经纬”、“国学专题”等各种系列研修班,以求校长们能拓宽视野,激活和丰富办学思路。
与对象实际走近。“师培中心”通过区县小组办主任和联络员研修班,征询对老年教育校长培训的建议,了解校长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经梳理后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又通过邀请行业内外的优秀校长介绍经验,组织校长到特色老年学校现场考察,搭建平台,切磋看法,打开思路。
向关键问题靠近。上海老年教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面临一些共性的关键问题。有效培训必须秉持问题意识,坚执牛鼻,切中肯綮。诸如“推进素质教育”、“新编教材推介”、“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和“师资库建设研讨”等,纷纷被列为上海老年教育校长的培训专题。由于这些关键问题正为各老年学校关注,因此易入脑入心,并能通过集思广益,催生新的议论点和制高点,逐步提升上海老年教育的整体水准。
(二)资源配置讲“集聚”
老年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师资。在师资配置上,“师培中心”的运作策略是内外联动,集聚英才。对内,依托上海师大,成立“老年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上海师大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年举行例会,从政策、价值、趋向诸角度为师培中心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又成立“上海师大老年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合作委员会”,由上海师大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职能是为师资培训工作提供支持服务保障。对外,根据培训课题广聘英才。师培中心曾邀请上海师大、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大学等校的教授,市教委和市老年教育领导机构的负责人,中央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大学、中学、老年大学的名校长,还有市政协、市文明办的领导等,作过报告。内外资源的集聚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师培中心”由此成为上海老年教育领域有一定声誉的培训高地。
为进一步集聚资源,提升能力、活力和品质,经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市老年教育小组办同意,“师培中心”于2016年先后在松江、嘉定、浦东、普陀四区设立四个培训分中心,在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东华大学、上海大学设立四个培训基地。四个分中心主要负责区老年大学、街镇老年学校办学管理人员及师资培训的设计和实施,四个基地主要负责市老年大学及老年学校的师资专业培训。“师培中心”则负责培训计划的审定、督导和经费保障。资源配置的加强和优化,使上海的老年教育师资培训平台更广阔,培训的内涵和方式也有望更加丰富多样。
(三)方法选择讲“多样适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即指方法的选用,培训工作亦如此。培训方法合适对路,形成合逻辑的正向持续作用力,培训对象会然于心,容易接受,进而生发联想、进入思考、产生行动,有效性逐步彰显。
根据培训对象的特性,“师培中心”在选用方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察老年教育校长事务多、时间紧的实情,一般采用“短平快”的培训方法,即围绕一个主题,在短时间内形成主题报告,通过小组讨论、论坛交流等,尽可能使培训对象在较短时间里接受较多信息,做到工作、培训两不误。二是立足老年教育校长有想法要倾诉、有经验要交流、有问题要探究,希望成为培训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听讲者,一般多采用案例阐述式、平台交流式、学习考察式的培训方法,使老年教育校长能围绕培训工作设定课题,相互启发思路,集思广益,还能深入现场观察询问,当场释疑解难,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在观念、制度、课程建设、软硬件资源利用等方面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三是针对老年教育校长普遍爱学习、善思考、肯钻研的习惯,提供学习资料,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品质。“师培中心”崇尚读书,每期校长班都根据培训主题,配发图书,开卷有益,如有助于准确把握校长角色定位的《怎样当好校长》《中国校长最需要的理念》;有助于了解老年教育概貌和特点的《老年教育ABC》《上海老年教育教与学百例》;有助于深刻认识社会文化、历史的《中国哲学简史》《旧制度与大革命》;有助于学得领导思想、管理方法的《习近平用典》《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有助于提升修养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丛书)等等。培训配发图书,从时间角度审视,是把课内有限的集中培训延伸为课外无限的开放式培训;从内容角度审视,是把共同学习研讨转化为各自所需的自我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延伸、转化中扩大了培训效能。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全国和上海老年教育迅猛发展的更高要求,对老年教育校长有效性培训的探求开拓还只是起步,正在路上,永无止境。要以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作风,采取更加睿智的工作策略,把引领对象“读书读人读经典”、“出人出书出品牌”作为更高的工作追求目标,“师培中心”必须继续保持探求开拓、奋发有为的前进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