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复旦老年大学教钢琴

发布时间:2017-05-26点击:14作者:上海老年大学复旦分校 周德龙系统管理员

周德龙:中国音协合唱协会会员、全国手风琴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钢琴二级演奏员。

一个偶然的机会,原复旦退休教工合唱团指挥程金元先生推荐我去复旦老年大学教授钢琴。程指挥曾是我戴红领巾时的杨浦区少年宫宫主任;又是一起在市里参加合唱团工作的拍档,还同是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在他的再三邀请下,我答应他到复旦老年大学去上钢琴课,那是2007年夏季。这一去已经十年了。

记得第一堂课,是在复旦老年大学国年路一个住宿区一楼的一个小房间里,一台旧钢琴,一屋子十二个人,显得拥挤。乍一看上去,白发苍苍的有一半。一个半小时的课,怎么上?我曾是大、中专学校的键盘专业教师,带过十几个,二十几个的学生,都是一对一授课。面对此地此景,我想,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琢磨开了。

一、大课小上,共性一起讲,兼顾个人特点,调节好参差不齐的学员程度。

新开班也好,有点程度也好,我随时调整学员学习进度。教材的选择也是兼顾面上大多数和个别性教材并用。解决共性兼顾个性,发                           挥大家积极性,又有利互帮互学。九十分钟课程,六十分钟辅导共性课程(讲解、示范用三十分钟,课堂练习三十分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有三十分钟对个别学员辅导。公共练习可以达到六十分钟。回课时,共性科目完成,让个别弹奏程度较好的学员展示较深一些曲目。往往也是下一课的共性科目。这样,就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学员都想争当先行学员。课后有利学员互帮互学,互相交流。

二、我要求每个学员配备笔记本,建立个人档案。

“积少成多,持之以恒。”这是每个班开学第一课我在黑板上书写的八个字。现在,他们都写在笔记本的第一页。这本笔记本除了记上课笔记,还有我的作业点评,学员们称作自己的学琴“病历卡”。我要他们好好保管,老有所学,是人生最后学习的记录。迄今为止,有的记录了三至五年;有的记录了七至十年。笔记本象厚厚的一本书,学员们非常爱惜。这不单是学琴记录,也是人生历程的记录。有机会,我就会把它们展示出来,激励学员们学琴的信心。

三、我注重学习方法多样性,增加学员的学琴兴趣。

1、师生同奏。每个单元结束,我会选部分弹得较流畅的学员弹奏,我给他们即兴伴奏。练习曲也好,乐曲也好,学员自己练的时候略显枯燥,经过师生合奏,他们觉得非常好听,增加了学琴兴趣,提升了音乐感觉,被选中的学员也引以为豪。

2、每学年结束,组织校内交流演奏会。说是演奏交流会,弹奏交流是主干。但同时,我还设计了会场内,学习笔记展示,考级证书、获奖证书展示,演奏者肖像、简介展示。弹奏交流结束,举办学琴心得座谈会。全方位肯定学员的成绩,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四、关心学员,和老年学员做朋友。

老年学员随着年龄增加,多年习琴,有的学员反映眼花,肩、脊疼痛。我听到反映,及时利用上半课时后的5分钟,带领大家做眼操,按肩甩手的放松操,调节呆板的从头坐到尾的钢琴课。试了一个班,得到大家认可,就推广到其他各个班。

我是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平时还参加市内各级别演奏、演出活动。只要有机会,我就会组织学员观摩各级各类的音乐会、演奏会。

为了向学员介绍中外优秀演奏作品,我在手机上每日介绍一首音乐作品,并发表评论,引导欣赏。增强学员对音乐的兴趣。

五、支持学员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钢琴考级,衡量学习成绩。

中老年学员学习钢琴虽说以发展兴趣为主,提高生活情趣。但每当有学员提出想参加“上音”考级,衡量自己学习成绩时,我总是积极予以辅导,并不认为是额外的教学负担。后来,我发现,参加“考级”对老年学员弹琴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弹琴的自信心有特殊的作用。我就积极支持学员参加“考级”。我对学员考级提出建议:学完拜厄,参加三级考试;学完车尔尼599,参加五级考试;学完车尼尔849、克拉莫部分练习曲,参加七、八级考试。到了“考级”季,我把参加考级的学员组织起来,跨班统一辅导。自2009年开始至今,我执教的近160名各级别的学员,有50%通过了历年上音的三、四、五、七、八级的考级。2009年三级十名。2010年三级、四级十名。2012年五级十六名,八级二名。2013年三级十六名。2014年五级十二名。2015年七级四名、八级一名。20177月,已报名参加七级考试二十名。至此,我校钢琴系有两百名学员持有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钢琴考级各级别证书。现在我校钢琴系把“考级”列入了我校钢琴学习进程中学员的参考项目。

很多学员们拿到证书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对他们说,证书只代表你们弹琴的程度。但你们迎考,自我挑战的过程,是你后半生最大的收获,你们圆了梦,你们有毅力。

十年来,我在复旦老年大学执教钢琴教学,从一个混合班,发展梳理成八个班:拜厄、车尔尼599、车尔尼849班、名曲初级班、名曲高级班、即兴伴奏班。我及尽所能。为了不负学员期望,我每周一至周四,凌晨5:30出门,从30公里外的青浦郊区往返于复旦老年大学,坚持十年不迟到。为了备好课,我主动要求有办公室,坚持坐班制。我是国家二级演奏员,有不少好朋友对我坚守老年钢琴教学阵地,这么辛苦、报酬又不高,很不理解。

我深深地感到,把我的心留在复旦老年大学的职业付出,是学员们勤奋学习的精神。

我在复旦老年大学执教十年期间,曾有一次患病住院。当这些满头白发的学员拄着拐杖来华东医院看我时,我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

我愿意坚守在老年钢琴教育的阵地上,帮助更多的老年学员圆梦。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