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23日,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在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举行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暨青年骨干培训会。来自市老年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相关市区级老年大学的十余位领导、专家和青年学者工作站的青年学者等二十余人参加了培训。
会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叶忠海教授作了“文化自信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老年教育学科建设”的主题报告。他敏锐指出,刚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并提到要“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这是国家最高层面的最高要求,预示着老年教育事业将会有更大的政府推动。他对于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老年教育学科建设成为当代“当采学科”的现实需要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就其学术目标、学科体系、学者群体和标志性概念等方面展开框架性的精彩论述。与会青年学者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高屋建瓴式的培训,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思路。 崇明社区学院党委书记马士娟作了题为“多元联动 创新发展 服务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终身教育内涵发展的崇明实践”的报告。她集中围绕本地区发展定位和区域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他们将生态教育和长寿教育作为其老年教育特色内容的规划思路与实践经验。 市老年教育协会会长熊仿杰指出,如今老年教育事业正处于建校热、求学热、研究热中。实践解决眼前问题,而理论则可解决本质问题。他期待青年学者在理论素养上有大的发展。 市老年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主任沈鸿对本次活动的相关内容作了介绍。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张兴对本次会议的成果表示肯定,对青年学者寄予希望。 培训会由市老年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万蓉主持。 培训会议结束后,市老年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召开了2019年度的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