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逢上海高校建立老年大学挂牌20周年。市老年教育协会高校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华大学老年大学校长王以刚作了题为“上海高校老年大学二十周年发展现状与思考”的发言。 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庄俭分别宣读了关于设立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2018-2020年度)的决定、关于表彰2018-2019年老年教育研究成果的决定和关于授予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等机构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特别奖的决定。 经过申报与评估,理论研究中心在11家单位设立理论研究基地。他们是: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大学普陀分校、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上海老年大学黄浦分校、上海大学老年大学、上海老年大学奉贤分校、复旦大学老年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老年大学。
经委托有关专家开展多轮评审,在申报论文中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9项。我校万蓉的《上海市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建设的实践探索》获一等奖,徐隽的《关于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思考》(合作)和成珮的《新时代老年教育创新模式——“文化反哺”式老年教育研究述要》分获三等奖。 我校还因积极组织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注重本校及系统校老年教育理论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国家和上海市相关老年教育项目研究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与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一起,被授予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特别奖。 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庄俭,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韩崇虎,市老年教育协会高校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以刚,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张兴分别为上述基地单位、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状和铜牌。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2019年度论文评审专家组首席专家杨德广作了获奖项目点评。他高度评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老年教育研究的队伍。他呼吁要尽快建立老年教育学和老年教育学科,以推动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作出上海的贡献。 韩崇虎对本次年会的召开和一批基地的设立、一批论文的获奖表示祝贺。他认为上海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在全国范围来看,有高度,有热度,有力度。希望下一步还要关注三件事。一是要加快对于建立老年教育体系的研究,二是要重视理论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要吸收年轻力量的加入,三是要注意整合社会各种平台与资源,在多元办学上挖潜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