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共防疫

发布时间:2020-05-11点击:12作者:系统管理员

勠力同心共防疫

——上海老年大学师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一瞥

今年二月份以来,我校全体党员、办学人员、教师及学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号召,配合防疫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为防疫物资生产、社区精细化防控等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展示出了老年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

   

 

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褚沁同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为补充口罩厂产能,主动参加了口罩厂的口罩生产、质检、包装工作,为防疫工作尽自己的力量。

 

说明: 说明: D:/卢/杂/2020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防疫/1.jpg 说明: 说明: D:/卢/杂/2020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防疫/2.jpg

 

   

学校党政办杜海萍同志也第一时间到所在居委报道,参与了收发临时出入证、为小区出入人员量体温、对回沪人员进行身份检查和登记,检查车辆进出、提醒居民带好口罩等工作。她讲到:这场看不见的“战役”必将战胜,也许我们无法像医务工作者那样,临危不惧,奋战一线,但作为一名党员,我也同样要做最美“逆行者”,去抗击疫情,去践行使命与担当。

还有许多师生冲锋社区一线,志愿投入社区防疫工作,为牢牢守住一方安定贡献力量。如家政系的肖丽萍、李洁、徐培玉,文艺系的任振凯、朱怀慈、刘丽芬,文史系的黄慧萍、王德海、谢勇,计算机系的徐启龙、叶伟珠、朱静毅、胡鸣,外语系的陈佩君、孙捷、苏贞娟、常杰嘉,保健系的李勇,钢琴系的丁燕等,钦州书院生命教育学部的葛红、王立成、王维、马骏骅,钦州书院朗读主持二班程仲慧、杜金莲等,还有很多未具名的师生参加了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各色志愿者马甲是他们最亮眼的名片。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超过了65岁,但年龄阻挡不住他们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热情。

他们主动报名参加所在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负责发放回收出行证、协助小区保安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排查;对外地返回上海的人员进行测体温和信息登记;将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信息及时上报等。他们点点滴滴、认真耐心、细致入微的工作为疫情防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们的事迹有的已经被媒体报道出来。器乐系竹笛班学员沈瑞华和家人在了解抗疫一线缺少医疗物资的情况后,先后几次赴日本采购防疫物资,跑遍了东京、大阪等地的商家,逐个扫货,最终从日本共购买到了6箱医疗物资,其中口罩就有2万只。这些物资都陆续捐赠给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上海市黄浦区侨联将他们家人的事迹以《抗疫 | 沈祺、沈瑞华家庭:赴日扫货的海归和大爱无私的党员父母》专题报道出来。

 
















南汇新城镇党委就将钢琴系丁燕与她先生的防疫事迹记载在一篇名为《南汇新城镇:暖心志愿情,共克时艰“疫”战到底》的简讯中;外语系苏贞娟的志愿者事迹也受到某公众号的《致敬!疫情之下的“银发志愿者”们》特别报道等等。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

 

当前,阻断疫情蔓延扩散处于关键阶段,上海各社区的志愿者们仍然在辛勤奋战。在上海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中,有一位志愿者—李力,她住在浦东万科金色雅筑小区,这次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居委会的书记急需招募60岁以下的党员志愿者,统计下来志愿者人数不够,李力不是党员,但是在疫情面前,她主动请缨,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与居委会干部深入社区,为严控疫情“保驾护航”。

在社区志愿者活动这期间,李力参与对小区进出口1对1测体温;对非小区人员拦截做劝说工作;做好回沪人员登记;督促快递货物有序堆放。向大家普及此次疫情的危险性和自我防范措施,呼吁大家既要重视,又要科学对待,配合做好防范疫情传播。


说明: 说明: 5d3c7ce40ada47f5265817239cd635e李力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她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她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这次疫情防控,还是学校平时志愿者服务,哪里需要她,她都义无返顾。正是有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社会才会更温暖,社会凝聚力才更强大,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