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建立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老年大学的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我校完成了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
教学大纲是老年教育规范化发展的根本,随着上海市教委对上海老年大学定位为“示范、引领、辐射”,老年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老年学员的爱好,更要为提升老年学员的生活质量而努力。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上海老年大学始终将教学大纲的制定、完善与贯彻作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先后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四次制定及修订工作。
1998年5月,第一次制定了教学大纲,收集有34门课程。2002年5月,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收集有46门课程。2010年5月,再次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收集有92门课程。2015年9月,第四次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收集有167门课程,40个专业,分上、下两册发行。四次教学大纲的修订推动了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了老年教育的质量。2015年修订一方面是在总结办学30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对于前三版教学大纲进行的全面修订;一方面结合了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上海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全面完善教学内容。
随着近年来上海老年大学的不断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又取得新的进步,因此启动了第五版的教学大纲出版工作。一是结合时代的发展,适应现今快速发展的老年教育,不断创新,将实践中新开设的课程增加进新大纲中来;原教学大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有所调整的及时改进。二是以教学为中心,以学员为根本,以发展为导向,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教学系统化,办学规范化,全面提升老年大学的教学品质。三是解决“编”和“用”的问题,要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推动其贯彻和落实,真正地帮助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第五版出版的教学大纲收集有187门课程,40个专业。
2016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老年大学课程建设”课题研讨会上,确定由上海老年大学展开相关课程建设研究,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相关课题研究基础上,编写了《老年大学课程建设要略》。
《老年大学课程建设要略》包含了15个大类、61个专业、298门课程的课程建设指导目录,迈出了课程建设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参与的编写人员都是在老年大学教学一线多年从事管理与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参与老年大学课堂教学与活动指导的基础上完成此书。并重视理论知识的概括和提升,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如何更科学、更合理的设置老年教育课程,更加有效地开展老年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一份课程建设的样本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