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上海从3月2日开始,中小学全面启动“空中课堂”教学,各高校切入网课模式。许多老年学员也希望通过网络,开展线上教学。上海老年大学在教师中提出积极探索“云课堂”建设的要求。
但老年大学课程门类广,开展网络教育需要很多保障条件和措施。老年大学师生是否都会运用和适应网络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上海老年大学杨惠瑾老师具有丰富的线下教学经验,又有娴熟的线上教学技能。她为满足学员所需,凭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将钢琴教学从线下办到线上,开设云课堂,开展云辅导,进行云咨询,组织云交流,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果。
杨老师的奉献和尽责的精、气、神,渗透在“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突出体现在精心设计、精细讲解、精准辅导三个方面。
精心设计,把握“云教学”的整体性
2020年上半年是“拜厄”基础最后一学期,杨老师对基础班教学早有整体安排。将钢琴教学从线下移到线上,不可能完全复制,但也不必另起炉灶。既要尽可能把线下教学的常规方式用到线上,让学员较快适应,又要针对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改进方法,扬长避短。她将本学期“拜厄”练习曲和《钢琴教程1》的中外名曲适当组合,难易交叉。时间安排上充分留有余地,不赶进度。在视屏制作上,提供慢练和熟练两个课件。在教学方式上,留出更多时间进行线上辅导咨询和交流答疑。近半学期的线上教学,完成了上学期末教的“小狂欢节圆舞曲”的回课和点评,完成了“拜厄”第84、86、87、88、101和102条的教学、回课、点评,以及“快乐的嬉戏”的视频辅导。整个进度与过去三个学期的线下教学不相上下。在学期最后阶段,杨老师希望学员在完成余下新课的同时,安排时间复习已学过的乐曲。最后,杨老师又全面梳理、总结,进一步帮助全体学员夯实学习基础,完成“拜厄”钢琴基础教学的全部计划。
精细讲解,提高“云教学”的实效性
线上教学缺乏线下教学的即时信息反馈和当面及时辅导,因此,视频讲解更需要对学员练习中的难点、盲点、薄弱点、易错点进行具体讲解和提醒。如本学期练习曲第102条,集中了以往各个练习曲中的许多知识点和弹奏技巧,是一次综合性多技能的运用,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即便在线下教学也需花一定时间。为此,杨老师对乐曲20个小节中的附点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的区分,若干小节中反复出现的升降号、还原号的看清,跳音、顿音、连线、休止符号的把握,渐强渐弱的关注,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的力度与协调,以及对手指、手腕、手臂的关系等,都讲解得细致到位。她要求单手练、左右手分合练、分段练、重点练和乐段衔接练,把整首曲子弹连贯,并注意开头要弹得柔和,结尾要弹得欢快热烈。全班学员都很配合很努力。认真对照杨老师的各项要求练习,在班级微信群进行切磋研究和互帮互助。班长在师生间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杨老师对学员们的完成度、准确度总体给予较高评价。
精准点评,注重“云教学”的针对性
云咨询和云点评是杨老师线上教学的一大特色。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听觉,对每位学员每次每首反馈的音频,都听得细致入微,一丝不漏地指出哪一小节、哪个音符、哪个升降号、哪个休止符、哪段节奏的差错,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在点评中,杨老师善于发掘每个学员弹奏的亮点,分别用正确、熟练、均匀、连贯、清晰、流畅、完整等词语给予鼓励。由于各位学员的原有基础、健康状况及承担家务等不尽相同,因此不宜用一把尺子去比较和要求,只要各位学员在原基础上有进步、有提高、有获得感,就是学习成果。杨老师经常提醒大家弹琴要放松,不要有精神压力和负担,不断激发学员学习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