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乐学大讲堂”特邀陈昌来教授作“中国语言、方言与中国文化”的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08点击:16作者:钦州书院综合办系统管理员

      12月4日,上海老年大学“乐学大讲堂”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九讲在钦州书院报告厅举行,此次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陈昌来老师作题为“中国语言、方言与中国文化”的专题讲座。

      陈教授从我国主要的语言、我国方言的分布和普通话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部分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甚至有部分民族出现使用多种语言的现象,据调查统计,全国约有130多种语言,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语系。而方言的发展传承与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是分不开的,方言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地区文化特色的代表,需要尊重和保护。

      课上,陈教授详细讲述了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语、赣语和湘语七大方言的分布情况和语言特点,比较了方言之间声调和读音的特色与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递进引出了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官话”,向大家介绍了八大官话的发音特点和代表群体。最终在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结合了北京音和官话音的普通话应运而生。

      陈教授表示,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两者应该和谐共存。而随着网络用语兴起,赋予了语言更多含义的表达,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