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与书法的关系——“乐学大讲堂”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十讲开讲

发布时间:2020-12-11点击:21作者:钦州书院综合办系统管理员

12月9日,上海老年大学“乐学大讲堂”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十讲在钦州书院报告厅举行,此次特别邀请到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家鑫老师作题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与书法的关系”的专题讲座。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宣老师从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说起,按照历史朝代更迭的发展脉络,以各式字体的代表名家为例,一一介绍它们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篆书的古朴典雅,隶书的静中有动,草书的风驰电掣,楷书的工整秀丽,行书的易识好写,无不向世人展示着汉字独有的形意之美。

书法不仅是汉字的艺术造型,同时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印记,宣老师用通俗化的语言,从铭文到帛书,从碑刻到长卷,由古至今,为老年学员们讲述书法作品背后的故事并提供习字建议。台下老年学员济济一堂,不时拿出手机拍下宣老师提到的知识要点。讲座结束后,宣老师和校领导及老年学员代表们亲切合影。大家纷纷表示非常期待在明年的乐学大讲堂能再次听宣老师讲课。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