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队伍 展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2022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年会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1日,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年会在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召开。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孙桂芳,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第一副主席马宪国,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高校老年大学工作委员会主任黄刚教授,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庄俭主任、李学红常务副主任、张社副主任,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张兴研究员等领导出席会议。另外上海市各高校、各区老年大学领导及理论研究负责人、各区老年教育小组办领导、项目研究成果获奖人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万蓉主持。
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浦东社区学院崔晓光副院长致欢迎辞。
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张兴研究员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开幕发言。张兴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老年教育工作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使命。积极投入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张兴从“全面”“充分”“均衡”“多样”“特色”等方面阐述了高质量老年教育的内涵。他动情地呼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代呼唤我们,老年事业需要老年教育工作者坚持科研引领,办高质量的老年教育;人民期待我们,扎实做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理论研究密切联系老年教育实际,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万蓉作《2022年度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报告》。万蓉副研究员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背景与任务、主要工作、发展与思考等三个方面回顾了2022年理论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重点梳理研究中心在组织市级课题工作、开展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研究项目、拓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队伍、发挥老年教育研究平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要认真把握党和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高质量老年教育的战略部署,在新的一年,继续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平台建设,组织核心项目研究,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鸿宣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七次征文上海地区获奖名单”,上海共征集论文72篇,报送参加全国老年大学协会优秀论文评选,最终获34项优秀成果奖。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学红宣读 “关于表彰2021—2022年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的决定”,2022年理论研究中心共收到老年教育课题结项成果54项,其中优秀成果32项,分获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4项。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获奖证书。静安区老年大学校长蒋中华、宝山区老年大学校长金新宇分别作为获奖代表发言。静安区老年大学努力培育学术文化,将学术文化打造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聚焦科研主题,以研究推动教学;宝山区老年大学以党建引领,发展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一支在社会服务和老年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党员志愿者。
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作点评。杨教授说,今年的特点是专家组对获奖论文的高度认同,尤其是一等奖。获奖论文的特点,主题上,有现实性和针对性,是应用型的,是行动研究。如宝山的党员志愿者研究,首先,认识有高度,研究有意义;其次,学校有此基础,可以形成研究资源;另外,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文献法、访谈法、问题研究法,多种研究方式的全面运用,结尾是思考与启示,文章组织结构逻辑层次清晰。好论文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还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检验。他希望理论研究工作者发扬吃苦精神,把老年教育研究作为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在老年教育实践第一线,发现问题、分析现状,进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老年教育的再实践、再研究,要有扎实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