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办、中组部、中宣部等14个部门关于联合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精神,营造全社会孝亲敬老的良好风尚,11月27日,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老年大学教育联盟假座上海师范大学联袂举办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暨2018年上海老年教育管理骨干研修班”。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宣传部主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负责人庄俭、李学红、阮兴树、费秀壮等出席了会议。开班仪式由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会长、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熊仿杰主持,来自本市市、区、街镇和高校、大口委办企业的老年大学(学校)校长及老年教育管理骨干近300人参加了研修。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倪主任首先传达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对老年教育的关怀和问候,表示上海将进一步立足本市深度老龄化的社会实际,探索一条具有上海特点、时代特征、老人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路,努力当好全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期待上海老年教育工作者切实担当起伟大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上海老年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再作新贡献。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作了“社会老龄化国情教育”主题报告。他从我国老龄化的态势以及这种“未富先老”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解读了为什么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目标、人群、内容和方式,以及如何深入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三个命题。报告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高度,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理论,为与会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集理论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人口老龄化教育课,为我市老年教育和老年教育管理骨干指明了工作方向,也赋予了更大的工作责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报告了《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在推进老年学校内涵建设、加快“三类学习点”建设、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加强资源建设、推进信息化新平台、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蓝图。
著名心理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岑国桢结合老年生理和心理变化,从科学角度作了老年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专题培训。
短短一天的研修,让大家收获颇丰。与会者纷纷表示,身为老年教育工作者,要肩负时代重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上海老年教育事业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训期间,刁海峰常务副会长还到上海老年大学进行了考察和指导。上海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熊仿杰,副校长庄俭、陆晔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熊仿杰副校长介绍了上海老年大学近年来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徐汇校区钦州书院的发展规划。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家凤介绍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相关工作以及近年来上海远程教育取得的成绩。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校长阮兴树等代表全国高校专委会汇报了相关工作。
刁海锋副会长充分肯定上海老年大学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他指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的需求正从“有数量”向“有质量”变化,老年教育正处在转型中。切实做好老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老年教育发展至关重要。他强调要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民政部相关文件,强化管理,推进制度化建设,同时要打破老年教育传统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办好老年人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