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风范动人心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4作者:顾如梅系统管理员

好领导、好学员、好党员,好人、热心人、有责任心的人……人们用各种词汇评价韩金林。

我和老韩是在上海老年大学诗词写作班里相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知道老韩从小就开始读诗、写诗。他曾十分开心地说,小学时老师让他上讲台去朗读诗歌,因为人矮,老师还搬了一把椅子,让他站得高一点,可以让大家看到他。他在少年时代写的诗曾多次获奖。因此,在诗歌创作班,他的创作能力很快得到了大家赞扬,而我,能认识他,也感到非常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老韩的能力与人品,让我更加感觉到与他相处交往是我的一种幸运。

我年岁大,文化底子薄,虽有写作的积极性,但真动起笔来困难不小。与我一样的同学也不止一二个,其中孔繁鉉也常讨教老韩作指导。老韩提出,他会提早一小时到校,同我与老孔一起交流学习。他提名为“兴趣小组“,吸引了近20位同学参加,老韩就利用这一小时为大家辅导。

老韩家住杨树浦,差不多要横跨半个上海才能来到学校,提早一小时,无疑要起个大早才能准时到达。老韩说到做到,说是“辅导”,实际是为我们上课。在这一小时中,他给我们讲李清照,讲孟浩然,说李煜……,让老韩成了不是老师的老师。老韩又十分注重让能人为师,同学中还真有了不起的人才啊!于是,潘如雄来讲“在论语中寻找做人的阶梯”;朱化萌来讲“咏梅(陆游)”。辅导课搭建了一个平台,各人多课题的讲解,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诗歌的圣殿。这个平台几年来长盛不衰。老韩建议创办一本交流创作的小册子。在大家的赞同声中,《校园枫》创刊号出版了,并且一发不可收,至今已出刊八期。

校方知道了我们的活动,非常重视,原教务处的赵玉虎老师高度赞扬了这样的组织方式,并在《校园枫》发书仪式会上正式宣布“兴趣小组”改名为“诗文沙龙”,使同学们深受鼓舞。“诗文沙龙”活动至今已6年多,老韩被公认为“主心骨”。

我是退休后,跨进了老年大学的大门。多年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尤其是老韩的鼓励与具体的批改,让我从不会写到能投稿,而且在多次多项的征文活动中获奖,因而对写作的信心与兴趣与日俱增。又是老韩鼓励我编文成册,于是,《我的八年写作路》,在殷旭华的帮助下,编排、打印成集,出书了。在《校园枫》首发仪式上,老韩又特意将我80岁生日做寿活动同时进行,让我惊喜不已,在会上我将《我的8年写作路》赠送给每一位到会者。又出书,又做寿,双喜临门,由衷感谢文友、诗友们的深情,更感到老韩的细心。

其实,老韩对诗文沙龙的成员都关怀备至,邵琼华是我们诗文沙龙里的小妹妹,丈夫先她而去,她长时间无法解脱。老韩组织大家给了她更多的关心,使她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投入了诗歌创作。她在写作中有了编诗成书的打算,老韩又成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帮助邵琼华圆了梦。在邵琼华的《落叶之相合》出书仪式上,老韩激情地朗诵了他的一首诗作答《落叶之相合》,使我们每个人动容。

老韩退休前是华生电器分厂的厂长,工作一贯严谨、踏实,深获好评。在改革开放年代,他的厂获得改革先锋赞誉。退休后发挥余热积极于社区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有一段时间他的身体不好,需治疗,而他仍关心着大家,关心着诗文沙龙的活动,他委托一个同学负责继续组织活动。在身体有所好转后,又精神抖擞地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我们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人,是老韩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是老韩的文学功底,是老韩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尊敬他,信任他,他是我们长者的典范。

老韩有首诗《赠给70岁的朋友》:

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自由,是写在你脸上的全部表情/你终于等到了今天/坐地日行八万里/你在自己的王国内自由驰骋/山峰早已登临/此时/你在山脚下欣赏黄昏的风景/你把梦境雕刻成记忆的标本/燃烧的火已成隐蔽的火/偶尔起一阵火星/这是这代人有太多的激情/宁静而不失追求/这就是你的心境/啊!与70岁的朋友交往/尽可放心/因为/犹如和一个/思想者谈心。

是的,老韩,我们与你交朋友,就是和一个智者、一个仁者谈心交友,我们对你除了尊敬,还是尊敬。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