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的香 甜甜的饼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3作者:陆丽君系统管理员

又到秋风送桂香,千里共婵娟的日子了,每年这时候,我都会收到一盒从广州寄来的地道的广式月饼,屈指算来,至今已近十个年头了。寄饼的是一位我并不很熟悉的朋友,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客户,一个从未做过一笔生意的客户——胡燕小姐。多年来,我们平时基本没有联系,退休以后,我更是淡然原生意场上的人脉和信息,胡小姐目前的事业情况我一无所知,她也从没向我提过希望帮助的请求。只是这盒思情的月饼,十年来从未间断过。

记的那是在2002年的夏天,我接到一个操广东口音小姐的电话,说她是我的一个广州客户,现在上海,想和我见面。我一时真想不起这位广东小姐究竟是谁。我们搞商业的,平时接触的客户特多,生意来往频繁的,大家就走得勤,生意一结束,基本就各奔东西,谁惦记谁啊!我那时在供货公司,和原来的客户已很少往来。但人家打电话来总不能装聋作哑说不认识吧,再说广东人是好客的,招待外地客人吃顿早茶是必须的,我就邀请她一起吃晚饭。见了面才想起这位胡小姐是广州一家化妆品公司的经理,我在2001年筹备“莎莎专卖店”的时候去过她公司,同来的还有一位麦先生,他们是合伙人。当时因为“莎莎”的筹备工作已停止,所以我们也没什么生意可谈,相互只有礼节性的寒喧。就这一顿饭,事情过后我早把它忘了,可由此每逢佳节,就会从远方漂来一份思念,一份情愫。

古人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每年此时,先生总会收到很多客户、朋友、下属送的各种月饼礼券,但我并不很在乎,因为我知晓,那些纯粹是当前这个浮躁社会的游戏规则所致,它们是经不起时间推敲的,唯我收到的这份礼物,它确确实实是一份真诚的感情。每次收到月饼,我总想打个电话去问候一番,可拿起话筒我又放下,总觉的那些感谢之类的客套话是那样的空洞乏力,讲的人和听的人都会觉的没意思。而彼此把这份友情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是更显的珍贵吗?

搬到新居以后,每年中秋时节,我总喜欢到临近的桂林公园去赏桂,此雅兴延续也有十余年了。“桂子开花,十里飘香”,桂花清香馥郁,舒爽沁心,“国色天香”中的国色是指牡丹,而天香就是指桂花了,桂花不仅是用来比喻容誉的,如“桂冠”、“拆桂”等,而且还是友情和爱情的象征。开始几年去看桂花,只看到点点小黄花藏在密密的树枝中,不见的有什么窈窕多姿的秀媚,拍出来的照片也只见树叶不见花。慢慢地,我开始领悟了桂花它特有的陶醉人的魅力。赏桂第一是“闻”而不是“看”,悠悠清风送

来的醉人芳香,一阵淡一阵浓,总会跟着你的感觉走。其次是“远闻”而不能“近嗅”。桂花的清香是悠远的,飘逸的,你如果贴身围着树身转,这种香味就荡然无存了。以后我去赏桂,总是远远地坐在湖边的石橙上,闭上眼,张开嘴,让沁人的芳香进入我的躯体,我会随着这股芳香去寻找天上的月宫……

闻着闻着,我就会想起广州的那盒月饼,它不正像桂花那样,悠悠的,远远的,深藏于静处,不需要喧哗,每年这时候,它就会把一股清香一份友情悄悄地送来……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