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届2011级声乐学历班的班委是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工作的。当时,正处在整个三年学习的后半程的起点上。在后半程的三个学期中,以往教学活动的效果将受到检验。从学员之间的角度看,演唱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也将逐步得以体现。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四位班委经过讨论,明确了分工,齐心协力地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围绕教学中心环节,做好老师们的“最佳配角”。上学期有一门社会实践课,准备到福利院为老人们做一场声乐演出。这既是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在班主任和声乐老师的指导下,班委们相互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的长处,从节目的选择、排练,到演出时的舞台调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整场演出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受到了老人们的好评。终场时,学员们与老人们动情地相互拥抱,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二、配合课程教学,做好登记的“服务员”。目前,老年声乐学历教育还处在初创阶段,没有正式教材,不少课程都是上课前才能拿到一份讲义稿。例如,经典音乐赏析课有许多讲义稿,班委惠锡云每次上课都提前到,一拿到讲义就立即赶去复印、装订,然后分发给大家,可谓“不厌其烦”。又如声乐课缺相关参考书籍,班委姚珊珊就主动发信息给大家,征集预定数,然后不辞辛苦设法去购买。
三、努力学习,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能否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的班风,我们四位班委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委们的表率作用。其实在学习中大家都面临挑战,比如,唱歌时,发声的机能相对老化、意大利语和德语的发音和记忆困难等。班委们都迎难而上,力求在演唱能力上取得进步。平时,我们都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全班近20位同学,难免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对此,班委们会及时交换各自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商议,取得一致,然后再去开展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下学期就将毕业了。下学期的毕业设计课程,是对我们三年学习成果的整体检验。我们班委会将继续配合老师,去圆满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全班同学也会继续努力,以真正合格的专业成绩,为上海老年大学争得荣誉。同时,也为上海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的这项意义重大的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