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5年全国高考后,称呼我四姨婆的孙女,以江西省理工科唯一的一个名额从南昌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习。这可是黑马跃进啊!
她中学各科成绩一般,绝非学霸,也没听说进什么补习班,请家教恶补的。我们从上到下都不看好她,随她不紧不慢、闷声不响地读,只要尽力发挥,随便进哪里的大学,有个去处就可以了。高考那天,她父母亲也没有陪她送她,不给压力,一如既往。
如今,她要来上海读书了。居住上海的我,被拜托要多多关照这位背井离乡的小姐——不就是做好陪读吧,我想。当她轻轻推开我家的门,原来想好给她一个西式拥抱,算是对西方文化的启蒙吧。可我竟没能伸出我的手臂。她长高了,婷婷玉立。我只说了一句:“你好!你真行!”她似乎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甜甜地笑了一下:“蒙娜丽莎的微笑”- -她的同学就是这么说她的。
陪读的日子开始了:陪她一起读德语。不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同济大学夜校读过德语,并获得一纸有照片盖骑缝章的蛮象样的证书。但多年不用,倚老卖老的资本荡然无存,只能心悦诚服零起点了。对这门语言,我一直没信心。首先就是字母“R”的发音让人开不了口。既有舌尖音,还要张嘴送气,同时颤舌发音、振动声带......
西方人发音比我们浑厚得多。他们发音部位靠近舌后,我们靠近舌前发音。舌前发音显得干瘪,很难发出好听的音来。发音器官的形成有遗传因素,用进废退。这就是“乡音难改”。这次重拾德语先撇开“R”的准确发音吧。日本人说外语的日本腔也真让人瞠目的,但是,没有妨碍他们的国际交往。
陪读第一学年,龟兔赛跑,我们都收获了。几次德语专业考她都得了九十分以上。居然还能把那喉舌音“R”发得有板有眼、象模象样!他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励志,常常来自他们的青春偶像,也许他们唱着听着美国歌手亚当·莱文(Adam Levne)的《迷失的星星》(Lost Stars),就记住了“在我们年轻时,不要虚度光阴”(not to waste our time when we are young)。
她几乎没有短信,没有电话,专注读书。他们的老师都怜爱地说,“去上海玩玩吧,不要以为崇明就是上海呵”。(上外的新校区在崇明)
大学生活是全新的,她珍惜学习机会,使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她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武术社团副社长、对外汉语社宣传干事。住校的集体生活,她知道了每天读书好,每日沐浴爽,隔天洗发香,每日不穿相同的衣服,每星期清洁被褥,最重要的是每天微笑!学业、事业、家庭对一位二十岁的女孩来说是憧憬,是梦境,离开校园,走向社会,能说每份考卷都象大一的德语试卷那样完美吗?微笑面对成绩,也微笑面对人生每一天吧。问她这一年来的住校生活月费用,她说不到1,000元。这就好!三年级,四年级他们会来大连西路的本校住读,大都市的魅力,诱惑将更大。她的用钱我也要向她父母亲汇报的,谁让我是陪读!
过去的一年,我也在努力 学习。在老年大学里,居然还有两位学员愿意和我一起读德语。她们的子女在德国生活,常进进出出的。那读几句,说几个单词也好。端午节时,我居然收到其中一位学员的五个粽子,作为束脩感谢我。
下学期,陪读仍将继续。我乐此不疲。每天读一点,把书上的练习都做一遍。这是新编寓言“龟兔赛跑”。蹦蹦兔孙女是不能休息的,而爬爬龟婆婆再怎样努力,怕也赶不上活力四射的小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