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老年大学学历班的学习是我一生的学历教育中,最精彩、最丰富、最有意义和最有收获的学习。通过二十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改变了我的知识结构并开阔了我的视野。学习不仅改变了我的老年生活轨迹,而且还提高了我的老年生活质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提高我们老年人在心理、生理、道德健康的良师益友。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上海老年大学老师敬业奉献的精神,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刻苦专研的学风,谦和团结的班风,使我享受到了学习过程的快乐。同时,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同学们的良好素养深深地感染着我,对提高我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道德修养起到了催我自新的作用。上海老年大学不愧为“博学厚德,康乐有为”;“树长者尊严,立长者风范”的殿堂。
参加上海老年大学学历班的学习一直是我渴望的。原因有:其一,我们这代人,年轻时正值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我虽曾于75至76年脱产在工大进行了两年的专业学习,但以后再想上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机会,如今上海老年大学的学历教育真正圆了我的大学梦。其二,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动因和动力完全不同。上海老年大学学历教育有二十余门课程,门门要考试,合格得学分,才能毕业。因此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从而转化为教与学的成果。这些都是非学历教育享受不到的学习过程中快乐和学历教育带来的丰硕成果。其三,课程内容多样化,都是根据我们老年人的特点,量身定做。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学以致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上海老年大学学历教育的一个亮点。
体会与收获:
1.要学好摄影摄像的专业知识,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思维和理念。我原是一名专业教师,曾经系统地学习过三个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学习基础。但到上海老年大学学习后,感觉就完全不同,首先没有标准模块(式)可借鉴。艺术类的摄影摄像专业,有关“智力、观点、风格”属于“软知识”有“已知性、孤立性和封闭性”的内在特征。因此学习摄影摄像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具有创新思维。摄影作品从构思布局到对光影、色彩的感悟都应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化艺术修养。合理、正确运用摄影摄像的器材,才能拍出好的作品。因此我改变了学习思维的方式,逐步树立了创新意识。根据“人有我不拍,人无我创新”的原则,我要力争用独特的视野、独特的构思、独特的用光和独特的技巧,拍出有个性的作品。
2.学习方法的改变,使我提高学习的效果。在上海老年大学学习给我体会最深的是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认真记,空闲时间勤复习。老年人记性差,课堂听懂,过后就忘。特别是老师上课时间短,学的内容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都讲到,只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要点,难点的内容讲解。因此,学习主要靠自修。平时根据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勤学苦练,若方法正确,思路清晰,可谓事半功倍。
3.班风正,学风浓,提高了我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班级学习气氛浓厚,对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共同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班的同学虽然学历、经历和阅力不同,但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大家上课专心听讲,课余认真复习。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班上的同学自发把每堂课的内容进行录音录像,这是我们班级的一个特色,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年,大大的提高了全班同学的成绩。班委张继立同学身患肿瘤,开刀后坚持学习,成绩优良,受到学校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一度想放弃学习的同学增添了信心。外出采风,大家谦让,互帮互学,促膝交流,切磋技艺,共同提高,蔚然成风。我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感到无比的快乐。
4.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正确的学习指导,使我掌握了学习的窍门。上海老年大学的老师为人师表,敬业重教是有口皆碑的。每位任课老师尽职尽力,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展教学。讲课时慢而不乱,突出重点,抓住要点,细解难点。教授得法,深受欢迎。且每位老师都有个性和特点。特别是实践带教中的老师,付出的艰辛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5.丰富的教学内容,激起了我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老年自我保健和老年社会心理学的学习,使我开始重视自我的养生保健。上海老年大学不仅提升了我们老年人的“智商”和“情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老年人的“健商”。老师上课时一再强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应呵护和爱惜。我自患病开刀后深有体会:要提高“健商”,首先要懂得健康知识,变“知之不多”为“知之甚多”。其次要持之以恒,从自己的心态到起居饮食,从体锻到习惯,从睡眠到兴趣都要从健康考虑,这样自己的老年生活才能过得健康长寿和快乐。
我的人生感悟:在上海老年大学学习,使我受益颇多:开动脑子,活跃思维,启迪智慧,通古知今,丰富知识,增长技能,开阔视野,焕发精神。更重要的是心情愉悦,培养高远的境界。可以说是“老树生新枝,花开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