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05-12点击:13作者:文史系学员 杨有为系统管理员

   读《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一文后深知,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复兴,离不开中国民族文化价值追求的指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砥砺奋进,离不开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精神力量的支撑。

   若一味西化和去中国化,会让中国失去主体地位,让中国人思想失去主体意识。习总书记说,热衷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是没有前途的!我退休后参加口琴乐团七年多,看到不少人唯洋是从、以洋为尊,始终以演奏外国古典音乐为荣。而一味西化和崇拜外国古典音乐,会无形中抹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族音乐,抹杀中国口琴音乐文化的弘扬、变革、重塑和走向复兴、走向世界。中国口琴音乐文化要开创话语权,最终走向世界,离不开以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主旋律的弘扬和发展。

   以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斯特劳斯等为代表的欧美古典音乐,现在仍是世界最美音乐。然而,不同听众需要用不同音乐来抚慰心灵。中国民众喜欢自己民族的音乐,是中国民族传统的习惯使然。其实,中国也有《梁祝》、《二泉映月》、《茉莉花》、《十面埋伏》、《渔舟唱晚》……等许多非常精彩、闻名世界的民族音乐,很值得中国音乐人去演奏。

   中国第一代著名口琴家石人望先生(也是我老师)生前多次走进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演奏民族乐曲,周总理为他题词:人民的艺术家!我和我的口琴团队也会排演一些外国古典音乐,如舒伯特-《军队进行曲》、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瓦格纳-《双鹰进行曲》等,但始终坚持以民族音乐为主。我们曾演奏的《红旗颂》、《梁祝》、《保卫黄河》、《江姐》、《我爱祖国的蓝天》、《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今夜无眠》、《阳光路上》、《康定情歌》等近百首民族乐曲,深受社区大众喜爱。我觉得,自己今后既要学习、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努力从“舶来”到“自创”、从“跟踪”到“领跑”,更要在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结合中,始终坚持以中国民族音乐为主的演奏思路,为中国民族音乐在口琴演奏发面的创新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