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盛夏,我退休了,就去浦东老年大学报名学国画工笔画。
当我在报纸上、宣纸上涂描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不乐意了:“妈,你干嘛要学画画?报个烧饭班多好,菜烧得这么难吃,还画画?”“嗯,那叫‘烹饪班’,嫌我烧的难吃,晚上可以在单位吃好回家,饭卡上的钞票我负责打。”儿子求救似的看着他爸,可他爸没吱声。
2013年的夏天,我又迷上了古筝。我的闺蜜帮我淘到了一架便宜的二手古筝。因为古筝太长了,我又舍不得花钱叫出租车,竟然拎着古筝从闵行乘坐地铁和公交车回浦东北蔡的家。第二天,胳膊酸得呀……
课堂上,吴蓓蕾老师示演的《茉莉花》和《春江花月夜》让我醉心不已,这跟音响里听到的质感和音色完全不一样,多美呀。我暗下决心,要好好地学。
这个星期天,我开始练琴。儿子从他的房间里探出笑容可掬的脸:“妈,求你别弹了,多难听啊!我难得休息,让我清静点好吗?”“唔,好听的都是从难听的开始的”。我一边盖琴,一边还嘴。
我一有空就抓紧练习。2014年春节过后的第一堂课,快下课时,别的同学都在卸指甲,我却弹起了《老六板》的下半节。弹完后,伶俐可爱的吴老师用她软糯的上海话说道:“卖力嗬!”得到老师的表扬,使我开心不已。我决定不理儿子的茬,好好学弹琴,因为在弹奏时,我感到生活的从容、优雅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