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老年教育研究》2015年第三期刊登了杨德广教授“关于建立老年教育学的思考(上)”。文章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立老年教育学的必要性,并论述了老年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本期续述老年教育学已具备学科建制的五个条件和有关老年教育学体系框架的构想。
五、老年教育学已具备学科建制的五个条件
老年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因为它已符合学科社会建制的五个条件。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学科的社会建制也是作为一门学科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大体上应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学会,这是群众性的组织,不仅包括专业人员,还要包括支持这门学科的人员;二是专业研究机构,它应在这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各大学的学系,这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不仅要在大学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收集、储藏、流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的书籍、报刊及其他资料;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和通俗读物。”笔者认为,我国老年教育学已具备这五方面的条件。
一是学会。1982年3月,中国老龄协会成立,原名为“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1995年2月改名为“中国老龄协会”。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对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等重大问题和老龄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开展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等与老年问题有关的社会活动,参与有关国际活动等。在中国老龄协会推动下,1984年中国老年教育协会成立,1988年2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这标志着全国各地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经联结成一个体系,其职能是:组织校际经验交流、信息沟通、资料交流,培训老年教育工作者,组织科研和教研活动,开展国际经验与学术交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成立了老年教育协会。这些协会机构在老年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学奠定了很好基础。
二是专业研究机构。中国老年教育协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各地老年教育协会都建立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探索老年教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包括如何办老年教育,老年教育的目的、特点、内容、方法,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老年学员的特点等。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了全国性课题组,对老年教育现代化、老年教育规范化、社区老年教育、农村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学等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五个重要成果,出版了五本专著。
三是全国已有各类老年学校5.97万所,在校学生677万人。全国已有百余所普通高校举办老年大学或老年大学分校,有60多所职业学院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学生逾万人,建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老年远程教育也有很大发展。目前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学员有220万多人。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已启动老年高等教育学历教育试点。上海老年大学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设了4个专业的学历班,包括钢琴独奏、声乐、体育保健、摄影摄像。已有64人经考试合格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文凭,为老年学历教育开设了先河。
四是各老年大学都有专门的老年教育图书资料中心。老年教育方面的教材、专著陆续出版。说明老年教育学己经存在。1990年熊必俊、郑亚丽编著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对老年教育与老年教育学进行了阐述,是我国较早提出“老年教育学”概念的专著。天津华龄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了《老年教育概论》,南京出版社同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学理探索》。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2008年编写出版了《老年学书序》,其中《老年教育学》作者是董之鹰教授,该书提出“老年教育学是在老年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是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培养老年人生存与发展能力及其规律的科学”。这是我国较早给老年教育学下的定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出版了《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于2014年编写了一套“老年教育理论丛书”(叶忠海教授任总主编),包括《老年教育学》、《老年教育管理学》、《老年教育心理学》、《老年教育经济学》、《海外老年教育》等。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解决老年教育学教材提供了方便,也标志着中国老年教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是学科出版机构。全国已有专门的《老年教育》杂志,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山东老年大学主办。截至2014年已出版了460多期。另外,上海等地都有老年教育研究杂志,对交流老年教育经验、探索老年教育规律、推动老年教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上海市老年教育“十二五规划”拟编撰一批适合老年学习者需求的教材和课程,共100本。首批“上海市老年教育普及教材”共58本已正式出版,可供老年学校选用,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也是适合老年人学习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快乐学习读本。这批教材主要面向街(镇)及以下老年学校,兼顾市、区老年大学的教学需求,力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通用性与专门性相兼顾,以通用性为主。教材分三大类:做身心健康的老年人,做幸福和谐的老年人,做时尚能干的老年人。
六、建立老年教育学的构想
老年教育学是老年学发展的延伸,也是教育学发展的延伸。老年学是上世纪40年代生物学家最早提出来的,即对人的老龄化和老年人的研究。1938年,英国的一个科学家团体组织了名为“老年研究会”的国际性协会,并在1939~1945年间举行了多次会议,对推动各国老年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嗣后,美国于1945年、荷兰于1947年、前苏联于1957年相继成立“老年学会”。中国于1964年召开了第一次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会议,1985年成立“中国老年学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并逐步形成老年科学的体系最早从医学开始,建立起老年医学,后来产生了老年人口学、老年社会学、老年法学、老年心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在老年化程度日趋严重、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日趋迫切的情况下,老年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老年教育学既是老年学的分支,又是教育学的分支。笔者认为,其作为教育学的分支更为必要,因为能凸显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老年教育主要指老年人退休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老年教育学是研究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老年教育学产生于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故名思义,一是姓“老”,二是姓“教”。姓“老”,就是必须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个人需求出发办教育,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实施宽松的愉快教育、无压力教育,让老年人在教育中获得快乐、怡情、养性、提高。姓“教”,就是必须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给老年人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过程中要将人文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养。
老年教育的功能。一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包括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的需求;二是促进老年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包括智力、体力、才能、素养等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以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三是开发老年人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老年教育可以把老年人的“余热”和潜能挖掘出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使他们能继续服务社会;四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长者,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全面素质,可以在家庭和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老年教育学就是耍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年教育的功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促进老年人健康发展。
老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老年教育学以老年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索老年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特点、规律,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不同类别、层次的老年人对教育、学习的需求;研究和探索老年教育的体制、形式、途径、方法;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老年工作人才、老年教育的教师等。老年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个特殊的领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尚处在一个逐步规范完善的阶段。老年教育学还处在起步阶段,要真正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老年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管理学等科学理论,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国老年教育健康积极地发展,促进老年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一是办学主体上以党政为主导,面向全社会,各部门、各学院都举办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开展老年培训;二是教育体系上形成了省(区)、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老年教育(大学、学校)组成的教育体系;三是教育目标上,体现为颐养康乐与进取有为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教育,即满足所有老年人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四是教育类型和层次上,采取讲课、报告、培训、学校教育多种类型,学校教育以课程教学、非学历教育为主,并少量尝试学历教育。老年教育学就是要研究和探索老年教育的这些特征,有效地开展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老年教育包括老年大学教育。其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教育, 即不是以专业教肓、学历教育为主,而是以课程教育、非学历教育为主。从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老年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一是退休教育,为即将退休的职工提供退休准备教育,帮助他们做好退休的心理准备,科学合理地规划退休生活;二是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方面的教育;三是养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四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以生活知识和技能为主。如学习防范人身和财产危险、自我保护,为有参与社会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后职业教育;五是生死教育。死是每个人无可逃避的归宿,到了老年期每个人都要面对疾患、病痛、死亡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焦虑、情绪低落、精神绝望等方面的问题,生死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理性对待老年期的病痛和死亡。目前,高校老年大学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13个专业大类:摄影、旅游、保健、武术、文史、科技、工艺、戏曲、舞蹈、外语、书画、音乐、时政。不同高校老年大学根据自身办学情况,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老年教育学就是要研究和探索如何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课程结构。
老年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活得更加健康、更加快乐、更加精彩,并进一步为家庭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建立老年教育学势在必行。
老年教育学的框架结构。建议将老年教育学列入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高等教育有12个学科门类,教育学编号为04,下面有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三个一级学科。教育学下属有10个2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建议把老年教育学列为第11个二级学科,编号040111。
《老年教育学》的体系可分为十一章。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老年教育学概述:一、老年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三、老年教育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四、老年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五、老年教育学研究的指导原则;第二节老年教育与老年大学(学校):一、老年教育概述,二、老年教育新理念,三、老年大学与老年学校;第三节老年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一、教育的目的,二、老年教育的目的,三、老年大学(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宗旨;第四节老年教育的法制依据:一、老年教育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二、加强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老年教育。
第二章 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一节老年教育产生的背景:一、老年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我国老年教育的重要地位;第二节中国老年教育发展史:一、初创起步阶段(1983-1987年),二、探索发展阶段(1988-1994年),三、快速发展阶段(1995-2009年),四、科学发展阶段(2010- );第三节我国老年教育的特点与发展方向:一、我国老年教育的特点,二、我国老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老年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老年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第一节老年教育的功能: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功能,二、教育养老与精神养老的功能,三、提高老年人素质的发展功能;第二节现代社会发展与老年教育:一、现代化建设与老年教育,二、构建学习型社会与老年教育,三、构建和谐社会与老年教育,四、实现“积极老龄化”与老年教育;第三节老年人发展与老年教育:一、老年教育提高了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二、老年教育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三、老年教育彰显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第四章 老年教育理论。第一节权利理论;第二节需求理论;第三节终身教育理论;第四节适应性理论;第五节积极老龄化理论。
第五章 老年学员的身心特点。第一节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一、老化的概念,二、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特点,三、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第二节老年学员的认知心理特征:一、老年人感知觉的特征,二、老年人注意的特征,三、老年人记忆的特征;第三节老年人情绪心理特征:一、老年人的情绪心理特征,二、老年人的情绪与健康,三、老年人情绪的自我调节;第四节老年学员的智力与思维特征:一、对于老年人情绪与思维的偏见,二、老年人智力与思维的一般特点,三、老年人智力与思维的保护,四、从社会学角度看老年人的劳动潜力和社会价值;第五节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心理:一、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因素,二、老年人学习的可能性探究,三、老年人学习的特征。
第六章 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介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老年教育的状况。
第七章 老年学校的管理体制。第一节我国老年学校宏观制度沿革;第二节我国老年学校管理现状及特征;第三节上海市老年学校管理体制。
第八章 老年大学的类型。包括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办学特色。第一节政府部门办老年大学;第二节企业老年大学;第三节远程老年大学;第四节普通高等学校老年大学;第五节民办老年大学。
第九章 社区老年教育。第一节社区老年教育相关概念;第二节社区老年教育产生的原因;第三节社区老年教育的意义;第四节老年社区学校的形式;第五节老年社区学校的办学模式;第六节社区学校的内部管理结构;第七节社区学校改善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章 老年教育教师。第一节老年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第二节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特点;第三节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老年教育教师的考核和评估:第四节老年教育教师教学风采。
第十一章 老年教育教学。第一节老年教育教学理念与原则;第二节老年教育教学内容;第三节老年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第四节老年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第五节老年教育教学方法;第六节老年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