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风邂逅红尘,尽染一片翠绿。我们三五好友相约,一起探访春的深处。去蓝天白云青山碧野中,放飞被幽闭了一冬的心情,去呼吸被春染绿的空气。
去哪儿呢?上海,这个长江之尾的城市,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东方之珠,限于地理位置,自然没有巍峨的群山,仅有的便是有那么几座起起伏伏的丘陵,点缀着辽阔的平原。
首站是位于上海西南的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先从东园入门,只见拱形尖顶巨门,门楣上镌刻着“东佘山国家森林公园”金色大字。公园前石块铺砌的广场地坪,宽阔平整,纯净的连一丝异色都看不见。站在广场,已见到大门内苍翠的青山和修筑齐整的山道。沿山道拾级而上,九十多米的高度,很快便到达山顶。虽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却能感受江南山水精雅轻盈的灵秀。虽没有鎏金古寺参天古木,但遍地的芳草翠竹,就是它独一无二的景致。
极目东眺,水汽折射阳光,烟雾紫气,迷离朦胧。近处一排排红顶民居,掩映在绿色之中,煞是好看。想象中的田野,已逐渐城市化。站在山巅,春风拂面,思想开始信马由缰。脚下这座佘山矗立于何时?它曾见证过多少人类文明;阅读过多少沧海桑田!“秦时明月汉时关”,思绪一下子飞到千年之前万里之外。
我国幅员辽阔,但虽地大,却谈不上“物博”。翻开我们中国的地势图,三级阶梯分布明显,由东到西,东低西高,版图由绿变黄直至棕色,而那深深的棕色占据了我大片的国土。昆仑山脉、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玛拉雅山脉……这些遥远亘古的名字,支起了地球的第三个阶梯!记得几年前去中东出差,由北京出发,取道尼泊尔、印度。途经祖国西部,飞机行驶很久,还是飞不出这片山脉的上空,整整延绵数千公里。临空俯瞰,那一望无际高低起伏的不毛山峦,毫无点滴生命的灵动,更没有人类文明的痕迹。那种古老和苍凉,威严得慑人魂魄!“我们是个多山的国家……可作为养育众多人口的耕地,实在是很不富裕。”这个话题倏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使原本轻松的旅行变得沉重起来。“18亿亩耕地的红线必须坚守”!好在这一问题在“十八大”以后已经受到足够地重视,一定会给子孙后代一个慈祥的交待。
午饭前,又登上了天马山和小昆山。两山都是佛教圣地。在金色的佛像前,瞻仰着佛祖那慈眉善目的脸庞,思绪又从万里之外,飞到了千年之前,油然想起了玄奘法师和比他更早的法显大师。曾在《大唐西域记》读到过玄奘翻越天山险阻,在戈壁大沙漠九死一生,历经艰难险阻,西去取经。他所翻越的山脉,即便在现代装备精良的登山队员看来也是难以逾越的世界级险阻,居然让那个时代的佛教徒,一步步征服在脚下。法显大师的《佛国记》和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让外国历史学家都折腰致敬,没有这些著作,一部佛教的历史便难以梳理.。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早已衰落,而中国却成为另一个源头兴旺绵延,经久不衰。盛唐之后,中华千年的历史中,是佛教一直在民间发扬光大,传承善良……
今天的春游感慨万千,快乐满满,而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令人流连忘返。当收回思绪时,我们的车轮已把夕阳抛向了身后。带着一腔清新空气,撒下一路欢声笑语,生命中又留下一个难忘的美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