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发布时间:2016-02-01点击:17作者:顾大俊系统管理员

前排(左二)为龚金妹

走进东华大学校史馆,一张毛泽东主席接见一等功臣龚金妹同志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东华大学历史上弥足珍贵的一张照

片,它不仅给学校带来了荣耀,也包含着特殊的纪念意义。而这张照片背后的一些故事却鲜为人知。

1998年,我刚到校工会工作,恰逢教工俱乐部装修完毕。在搬运办公家具到装修一新的教工俱乐部途中,突然刮来一阵风,将运输车上办公桌抽屉里的纸张吹落一地。捡拾纸张时,我发现其中有一张毛主席与众人的合影,并且还认出了站在毛主席右边的是我们学校退休的工会干部龚金妹同志,照片背面还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后来,询问龚金妹同志才得知,原来这是她1950年被国务院授予一等功臣,与其他劳模一起接受毛主席接见时留下的珍贵合影。

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真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我想这不仅是弘扬劳模精神,更是宣传学校的珍贵史料。我觉得龚金妹同志将这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保管得很好,但我建议她把照片赠送给学校,可以发挥更大的教育宣传作用。从此,这张“雪藏”半个世纪的照片在学校50周年校庆的纪念册上首次公开“亮相”,成为学校引以为荣的历史记载之一。

2008年5月的一天,我翻阅新民晚报,又是这张再熟悉不过的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标准照的修版师陈石林。仔细阅读全文,我又吃了一惊,原来1999年起用的百元人民币和目前流通的一元至五十元人民币上选用的毛主席的标准照,就是由陈石林同志从毛主席与劳模的那张合影中裁取的。

原来,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是延安时期拍摄的毛主席头戴八角帽的巨幅画像。新中国成立后,急需给毛主席重新拍一张标准照。当时全国刚刚解放,毛主席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国家大事。虽然曾派四名摄影师去给毛主席拍照,但由于种种原因,照片印出来后,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均未被采用。毛主席日理万机,不可能再让他抽出时间来拍照,只有从以前的集体照中挑选,然后重新处理加工,修版制作成标准照。正是经过大量的筛选、比对,最终在数以百计的集体照中,挑选出来那张毛主席与龚金妹等劳模的合影,经过精心加工,制作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张官方正式公布的毛主席标准照。从此,这张标准照不仅被悬挂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还走进了千家万户,后来又用在了人民币上。

毛主席有数以万计的相片,唯独选中了这张制作成标准照,还把这张标准照用在十三亿人手中流通的人民币上,你能说这张照片不特别的弥足珍贵吗?

给我们带来这张珍贵照片的龚金妹同志现已八十多岁了,居住在松江安度晚年。她10岁进上海一家纺织厂当童工,解放前参加过反压迫罢工运动,解放后参加过反破坏的护厂活动。当上劳模后,经组织培养,进学校学习,在学校工会工作直至退休。在她的身上有着劳动者最朴实无华的一面,但也正是这种朴实无华为她赢得了尊重与荣誉。宣传劳模精神、关心劳模健康是工会的职责,在我担任校工会干部时经常去看望她老人家。笔者代表工会慰问龚金妹时也留下了一张合影。当年,龚金妹与毛主席合影感到无上光荣;如今,笔者与毛主席接见过的劳模龚金妹合影同样感到十分荣幸。 

笔者(右一)与龚金妹(中)合影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