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有幸到上海老年大学担任健美操班老师。2008年,学校又开设新课程,要我担任两个形体班的教学工作。在老年大学任教,我的基本理念是想通过教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美化老年学员生活,让学员体验老有老的风采:健康、快乐,美丽、优雅。给学员以正能量,让大家在健身活动中得到修身养性。
一、 新课开设首先要让学员了解课程的特点、目的和基本内容。
形体训练按常规是专业院校的基础课,应该从小抓起,而老年大学开设形体训练课是补“需”,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跨入了新的境界。我对学员们说:“老,谁都避免不了,但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可以学会优雅和从容,使自己优雅地老去,从外貌和内涵上提高自己,从内到外不断完善自己”。上海老年大学由此为目的开设了形体训练课,简单地说,就是在促进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由外及里在提升老年学员的形体美的同时,心灵更美。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三方面去思考,一是学员的年龄特征,教材内容不可能像青少年那样要求;其二要促进他们身体健康,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形体训练的基础;三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
二、 编好教材,不断创新和充实教学内容。
形体训练是塑造形体美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在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修正不良体态,培养正确的坐势、站势、蹲势等各种场合的姿态,以达到从肢体动作到内在气质、素质的形神合一,展示美丽和风采、体验幸福和欢乐。
老年大学的主体是老年学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年龄、职业、基础、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健美和形体训练都没有现成教材,需要自编大纲和教材,当然也可以借鉴和选编其他可用的资料。我根据学员情况,先从基础抓起,再延伸到外延有关动作,编排组合成“套路”,每学期有2—3套的组合练习,动作要求简单而又具美感,由简到繁,速度由慢到快;先学单个动作,再进行组合练习,较复杂的动作则分解教学。每学期的内容都不重复,循序渐进,不断创新。
学员们在练习中感受健之美、形之美、音之美,同时改善生态的协调性、灵活性、柔软性,将养生和修身融为一体。参加训练后,学员们高兴地说:“回到单位后,同事们说我站相不一样了,动作协调了,人也挺拔有精神了”,有的说:“同事说我年轻了,动作优雅又有风度了”。
音乐,在形体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音乐是动作的灵魂,选择好听的音乐能激发学员的兴趣和学的欲望。因此,我往往会在家里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选择好听的、学员又熟悉的音乐编排动作来提高动作的节奏感。
三、 身教重于言教,做一个风范长者。
我虽已将进入耄耋之年,但上课精神饱满,声音响亮,尽量做到动作优美,激情示范,口令清楚、节奏感强。由于学员的基础不同,进步程度也不同,所以,课中以表扬为主,哪怕大家有一些微小的进步,我也予以肯定。对学员,从来没红过脸,但也不姑息她们动作上问题,为了形象地教学,我会模仿不正确的动作,然后指出症结所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与此同时,每次上课我都会穿着整洁合体的运动服,显得优雅、年轻而具有活力,并且我会前后来回示范,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大家领悟为止。
四、 形体美和心灵美相结合,营造和谐集体。
保持优美的体态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美更重要。懂得做人,树长者风范,将外在的美和内心的美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美。第一次上课,我就提出:我们都是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目标——“健康快乐”走到一起,因此,“健康快乐每一天”是我们形体训练班的口号。下课时,同学们会有节奏地拍着手,高呼两遍:“健康快乐每一天!”然后像年轻人那样“ye”,双手摆个胜利v字造型。我让学员们记住:到老年大学是来找健康找快乐的,不要因一件小事而喋喋不休,更不要因微小的碰撞而闹得面红而赤,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每个学员快快乐乐学习,高高兴兴回家。全班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们往往会提早一小时到校,延迟半小时回家,认真反复探讨;跳得好的同学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人;插班的新生会得到身边同学的热情帮助,得到老同学课间休息时的“补课”。有的还利用所学的技能,到社区进行传授指导,深受老年居民的欢迎。这是一个温馨团结的集体,师生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在老年大学执教充实了我的晚年生活,使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曾多次对我先生讲:上课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爱我的学员,我爱我的专业和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