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年生活“三乐”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6作者:上海老年大学摄影摄像专业首届学历班 郭亨文系统管理员

在上海老年大学的学历班学习是我一生的学历教育中最精彩、最丰富、最快乐和最有收获的学习。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六十六岁。退休前我曾经在工厂搞过技术管理工作;在政府机关做过行政管理工作,又在技术学校当过专业教师。退休后最大的改变是有了空闲时间,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的能量、知识和阅历的积累构成了新的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讲讲我的老年生活“三乐”,

一、参加学历班乐,乐在圆了我的大学梦

参加学历班一直是我的心愿,一是我们这代人年青时正值上山下乡,我虽于1975、1976两年脱产在工大进行过专业学习,但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再继续深造。因此听说上海老年大学开设摄影摄像学历班,摄影又是我一生的爱好,所以我先后六次去咨询并报了名。二是学历教育激发学习的动力。学历教育有20余门课程,经考试合格(满76学分)方可毕业,压力很大。但压力可变成动力,才能获得成果和享受快乐。三是学历教育课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学以致用,效果显著。

学历教育有专业课、基础课、拓展课和通识课,内容丰富。老师只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把重点,要点,难点讲透,学习主要靠自修。老年人记性差,容易前听后忘,因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的方法是上课用心听,认真记,勤复习,多请教。记得刚上摄影课时,为了交作业,拍出满意的照片,我和同学冒着零下2度的气温,在共青森林公园拍了整整一天。整个公园里只有我们两人,累得够呛。又有一次,为了拍摄上海二十年代的古典建筑,我冒着酷暑,独自骑着自行车,从复兴西路一直拍到复兴东路。参加学历教育班的三年来,从沪上各个公园的秀美景点到苏浙皖的风光境地,都留下了带教老师和同学们采风的足迹。不管是晨曦初露的清晨,还是夜幕降临的傍晚;不管是风和日丽的初春、天高气爽的秋日,还是寒风刺骨的隆冬、赤日炎炎的盛夏,每一张实地拍摄的照片,都蕴含着我们的苦和累。但我们在光影中捕捉快乐, 在实拍中训练技巧,在风雨中强健体魄,在情景中增长友谊,在欣赏中怡养德性。

学摄影摄像专业没有标准模块可借鉴,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和具有创新思维,摄影作品从构思布局到对光影、色彩的感悟,都体现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化艺术素养。我改变了以往学习、思维的方式,逐步树立了创新意识,努力用独特的视野、构思、用光和技巧,拍出独特、有个性的作品。在学历教育班中,我又选学了计算机课,对提高我的摄影技巧很有帮助。计算机操作是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夜景摄影和静物摄影后期处理的基础,非常重要。但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一是内容多,有计算机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会声会影、premierepro摄影摄像后期制作。二是学校的计算机与家里的设置不一样,幸亏同学们把老师上的每一堂课都进行录音录像,及时发给大家。我更新了计算机,又根据录像反复操练,才得以完成作业和掌握操作。

二、参加社会活动乐,乐在我能发挥余热、学以致用

从上海老年大学摄影摄像专业毕业仅仅是入门,提高和修炼还有待继续努力。因此,我除了经常外出,到邻近省市、上海郊区采风外,还积极参加摄影协会的活动和各种摄影讲座,通过交流,提高技艺。社会上对我们这批上海老年大学首届摄影摄像专业学历班的学员相当关注,笑称“黄埔一期”。我原来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纷纷邀请我去进行交流。我除了参加上海老年大学摄影协会的活动外,还参加了上海建材摄影协会的活动,共同切磋技艺,提高摄影技巧,同时也唤起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学摄影的行列。

社区是我的用武之地,我参加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利用自己“机电、装饰、摄影”的专业特长服务于邻里。平时参与居委和业委会组织的创建文明卫生家园活动,为他们拍摄照片,出黑板报,进行宣传。遇到市里有重大活动还要连续值班多天。为此,我已连续多年荣幸地被评为社区优秀党员。

教学是我的老本行,也是我能继续发挥余热的地方。我退休前是教师,执教“室内建筑装饰工程管理”专业。退休后,应邀仍参与复习辅导的教学。学生要考国家“室内建筑装饰工程管理员”中、高级技能证书,我就认真地帮助他们复习和辅导。和学生在一起,自己也仿佛年轻了许多。当看到学生们手捧技能证书,兴高采烈地走出校门时,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不久前,我又参加了《国家“室内建筑装饰工程管理员”中、高级考核题库》一书的改编工作,更新知识,充实提高,其乐无穷。

三、平凡生活找乐趣   多姿多彩乐无穷

学习乐:学历班毕业后,我仍在上海老年大学书画系学习书法,怡养情操。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书画、篆刻、音乐欣赏。现在每星期二到上海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书法是“无声的乐,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无行的舞。”以方正形体,庄重仪态,严谨结构,典雅气度,体现人格特质。我认为多学些书画技法,听听音乐,可以调剂精神生活。看书写字,不扰人,静得下,专得进,调节精气神,健康又长寿。

阅读乐:我喜欢阅读关于摄影、书画、美术、篆刻、小说和文摘报等书报杂志,品美文妙语,添生活乐趣。我住在虹口,乍浦路是沪上有名的美食街,而同处一街的虹口区图书分馆却是我精神上的美食馆。一有空就去,一去就会花上2—3个小时。阅读带来的快感,回肠荡气,余甘绵长;读后余思:历经荏苒岁月,饱含风霜雪露,积淀人生智慧,君子修身养德,博学淡泊宁静。

上网乐:每天上网是我的必修课,晓知天下事,忙于通讯乐。通过上海老年大学的计算机初级、计算机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学习,使我上网、交流、购物、查询和摄影的后期处理以及摄像的后期制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同时加深了我和老友间的友谊,给我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动手乐:自做点心,价廉物美。每过一段时间,我会自己亲自动手做法式面包、葱油饼、鲜肉月饼等,分送给左邻右舍、兄弟姊妹,和睦邻里,增进友谊。何况品尝美味佳肴,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在家里,我主动参与家务,减轻家人负担,同时在做家务中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我烟酒不沾,淡茶人生。品尝茗茶,观色闻香,轻啜慢饮,香气清婉。人淡如茶,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知足长乐。

不断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人生,改变了我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我理解它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观念和物质形态文化;学习老年自我保健和老年社会心理学,使我知晓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具有正常的认知、良好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的行为举止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开始重视自我的养生保健。我先后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写了六篇文章,刊登在校刊上。我的心态是: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奉行“低调简洁”的生活方式,对人宽容,对己严律,敬老爱小,注重修养。

(作者单位  上海老年大学)

图片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