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回首十五年

发布时间:2016-02-02点击:14作者: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名誉社长 陈士钊系统管理员

在举国欢腾的1997年成立的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已经十五周岁了!在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大喜日子里,回首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的成长发展过程,颇为感慨!

当时上海老年大学还借胶州路静安区业余大学几间教室授课,摄影班由著名摄影家许守璧先生(原上海老年摄影学会会长)讲授。学员学习结业后,强烈要求有一个继续学习交流的平台,许先生和学员冯和林等人商议,经校领导同意,终于在1997年10月宣告成立了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时有社员近20名,推选冯和林、陆闻龙、陈士钊三人为理事。

在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摄影社有了较大发展,至今,注册社员近200名,其中有116人被上海老年摄影学会批准接纳为会员,为便于开展工作,在上海老年大学建立了老年摄影学会上海老年大学小组,由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负责人兼任组长,俗称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历届上海市老年摄影学会领导班子中都有摄影社的人担任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务。此外还有5人被批准为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并有多人参加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上海华侨摄影协会等专业社团组织。随着摄影水平的提高,个别社员获得国家级专业摄影师证书,有不少社员当上了社区摄影教师,社区记者,为中国文化大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发展,上海矮平房在减少,高楼大厦在增加;自行车在减少,机动车在增加;传统相机在减少,数码相机在增加。摄影胶卷基本不用了,普遍使用内存卡……由此带来即将消失的拍摄目标成为重点抢拍的对象,为社会发展的轨迹留下宝贵的资料;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景象,更是不遣余力地推动拍摄,鼓励参加各级各类摄影赛。例如今年卢湾、黄浦两区合并,举办的“新黄浦摄影赛”、上海老年摄影学会组织的“上海今日”摄影赛等。在参加各级各类摄影赛过程中既提高了水平,也从中得到愉悦。摄影社在“上海今日”摄影赛中,有10名社员得奖,大家都很高兴。

自从老年大学搬迁到新址,拥有独立校舍以来,我社承担布置美化教学环境。配合国家重大节日活动的任务,每学期更换1-2次18吋照片和12吋照片,十余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展出18吋摄影作品900幅,12吋摄影作品720幅。自从上海老年大学出版校刊以来,至今已发行106期,每次两期合刊,一般有20个版面,我社负责两版,每次刊登15幅精美摄影作品,累计795幅。校刊在上海市内外发行4000册左右,影响面较广效果较好,深受关注。

摄影社自成立以来,在场地允许条件下举办摄影展已形成制度。在新校址内,每年举办1~2次摄影展。从2009年起,先后分别为三位80岁以上、12位75岁以上、18位70岁以上、18位66岁以上的老影友在重阳节举办“三老”、“千岁”等摄影展,每次展出18吋摄影作品80幅,深受作者及其家人的支持和喜爱,也很受参观者的赞赏,充分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

为了开拓摄影理念和提高摄影水平,我社自成立以来,每学期少则一次,多则两次请摄影界的高手来校作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几乎每次听后,反响都很强烈,然后运用到拍摄实践中,得益匪浅。

自从迁到新校址后,我社长期坚持每周一次交流活动,到会人数一般在30人以上,最近两学期经常座无虚席。在以传统相机为主时,交流时以7吋或12吋摄影作品挂在墙上相互切磋点评。近年普遍使用数码相机后,交流时以U盘,通过大屏幕展示定格后切磋评论,收益多多,我们要求评论语言真诚不伤人。

在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和全体影友的努力下,摄影社被评为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老年人学习社团百佳社团荣誉称号,这对我社是莫大鼓励和鞭策,我们一定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倍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2020  上海老年大学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5321号

     沪ICP备11015578号